【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哈森 田兆元:民俗研究:对象、方法与现实挑战
  作者:哈森 (Hasan M. El-Shamy) 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9 | 点击数:14139
 

 
  哈森教授(Hasan M.El-Shamy),世界著名民俗学家,曾经担任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系主任,现为该系资深教授。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持人:民俗学学科在当今中国发展很快,民俗作为社会认同的建构的资源,经济开发的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我们国家过去对于民俗存有偏见,以至于民俗传统日渐消逝,人们对于民俗和民俗学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哈森教授来自世界民俗学学科首屈一指的单位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田兆元教授是中国重点高校985院校的民俗学研究机构负责人。请二位谈谈到底什么是民俗,民俗研究到底是干什么的?

  1.什么是民俗?民俗研究的目的

  哈: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它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两方面的东西。文化是人造的环境,它不能被生物性地遗传,人类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这被称作文化适应(inchlturation),学习他所出生社会、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了,它需要学习语言、礼仪、风俗、宗教、价值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认知,学习通过训练塑造人们的行为。谈及民俗,民俗可能是文化所是的任何东西,它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和习俗、信仰和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等等、社会交往——男人在女人面前怎么表现,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表现,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让俄国人成为俄国人,让埃及人成为埃及人,如此等等,通过学习获得,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田:哈森教授把民俗定位为个人成长的文化要素,把民俗看作人的发展的基础要素,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民俗最为重要的见解。在我看来,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是那些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要素。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的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因此,民俗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哈:田教授主要从社会功能来定位民俗,我主要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定位民俗,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因为民俗都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态。个体在童年的时候,民俗就出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影响他的一生,直至死亡也受传统民俗的影响。民俗是与人的生命伴随的存在。比如死者的身体会受到怎样的对待,会不会被制作成木乃伊,如何保存,因此这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事情。民俗必须是传统的,传统需要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性,辛德瑞拉(童话《灰姑娘》的主角)起码2500岁了。最初,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叫辛德瑞拉,被提及的只是一个故事的情节:寻找一个能把脚穿进金鞋子的女孩,这个故事被一个罗马人记录,它融合了古罗马的古埃及故事中的一些情节的融合,原型的主角叫做爱慕西斯(音译),因此很多民间故事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或者几百年的历史。还有习惯、迷信、仪式、艺术等等,就像是你母亲学习你外婆的烹饪方式,从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人,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弗洛伊德后来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这就是潜意识中的继承,在荣格看来,这是集体无意识的继承。

  田:哈森教授关心人是怎么在民俗的教育下成长的,我关心的是社会是怎么在民俗的影响下建构起来的。比如我最初的神话研究关心的是神话与中国的社会形态。构建社会的文化要素一定不是个性化的,层级低的文化要素。我认为民俗是一种复合结构,是叙述体系与行为体系复合构成的。民俗要达到构建社会的功能,必须具备文化含量高,规则性强,富有审美特征这三个方面的属性。说民俗的文化含量高也就是说它是文化的精华,比如民间神话故事白蛇传,还会有哪一个中国故事比它更有影响力呢?如果要和它比,也就只有梁祝、孟姜女和牛郎织女这样的故事了。所以民俗文化是不朽的经典,这是作家文学不能无法相提并论的,除非这个作家对于民俗文化吸纳很深,如屈原,如施耐庵等。再比如节日庆典,像中国的春节,端午节,西方的圣诞节,都是华彩的生活,超越日常境界,是审美的又富有信仰的综合的文化形式,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精华。因此,我国政府将传统节日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都是居于文化精华这样一个基点的文化战略举措。

  哈:民俗有特定的空间。一个社区的大多数人至少知道这种民俗形式,当你小的时候,别人告诉你一个民俗故事,是你母亲的母亲的母亲....传下来的,你的邻居也知道这个故事,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故事,这就是空间上的延续性,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习俗、仪式、舞蹈被称为是中国的、埃及或是任意一个社区的,因为这个社区中有很多人都知道、了解和生活中有这样的一部分,每个人都知道,这就是空间上的延续性,民俗是其他层级的文化的基础。流行文化也有空间的延续性,但没有时间的延续性,比如衣服的式样,就像热裤,它非常短,在美国它很流行,但只是流行了非常短的一段时间,被一些年轻人喜欢,它在很大的一个地区流行,就像流行音乐,来得快也去得快。还有精英文化,在文学上比如有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等,还有数学和哲学,它抵挡住变化,但是这要有精英化的机构,英语系、文学系来保证文学传承的精英化和准确性,没有了这些机构,它们就很难流传。但民俗却可以自我流传,家庭社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传承,这就很了不起。

  田:中国的政治家早就看到民俗的这种伟大力量,他们很聪明,想努力把自己的主张变成一种习俗。这就是化礼成俗。比如,中国古代的多数王朝,强调以孝治理天下,强调家庭稳定以维持国家的稳定。但是光靠政令有什么用呢?光靠四书也不行,你把修齐治平被得滚瓜烂熟,也不行。推行孝道得靠风俗。所以我们传下来的出生礼仪,婚庆礼仪,祝寿礼仪,节庆礼仪,丧葬礼仪等民俗形式,大都将孝道贯彻其中,这就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因此,风俗建设乃是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古代王朝破灭的了,但有些基本的礼仪还在,因此文化就会延续和发展。

  哈:是的,民俗可以离开统治者延续,是稳定的文化形式。但这不意味着它死气沉沉,一个故事在被复述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变化,虽然这些民间故事流传了好几个世纪,但它们经历了变化,民间故事的叙事在人们的嘴唇上“活着”。然而当民间故事被文本化了,它就“死”了,被“冰冻”起来了,就像是生物学上的“假死状态”(suspendedAnimation)。所以民俗必须是活着的,而民间叙事:一个故事、一支曲子、一段舞蹈都是对生活的描述,这些都是有生命力、真实的。

  田:把我和哈森教授的观点综合起来,民俗就是:民俗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要素,是社会构成最富有认同感的文化要素,也是不同的文化群体区别于他者基本标识。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形成的具有特质的文化类型,是我们世世代代享用的精神资源。这些是民俗,民俗学也就是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研究的科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求是-社会科学报 2011年08月09日 09时56分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奉先思孝,发扬传统孝德文化 抚今追昔,构建当代和谐社会
下一条: ·“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相关链接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焦金铎]鲁东地区“拴娃娃”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
·[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