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蒋明智]论古籍、碑刻记载中的悦城龙母传说
  作者:蒋明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25299
 
这一史实,必将在民族的传说故事中留有它的影子。事实上,龙母传说可以说是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记忆。秦始皇用重金征召龙母入宫为妃,可是五龙子三引舟还,使秦始皇的如意算盘落空,就反映了越人对秦始皇的抗拒心理。
但历史往往还有它的另一面。秦始皇统一岭南,客观上也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他采取了一系列怀柔越民族的政策,在客观上对越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来任职的任嚣、赵佗等人采用羁縻政策和与越民族上层通婚的手段来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对岭南的统治。龙母被秦始皇征召入宫,可看成是这种越汉婚姻关系的折射。
正因如此,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便认为:“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故事,对后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质:一个是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注: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下),第707页,中国民间文艺出 版社1984年版。)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可以成立的。清代状元骆成骧为悦城龙母庙所题的一幅楹联就说:“当日中原文献,只仲连一人,岂知母子偕行,入海已无秦政帝;即今南汉春秋,与孝通旧志,尚抱君臣大义,生平为纪楚怀王。”至今在悦城龙母祖庙,我们所看到的龙母墓碑上刻的也是“秦龙母墓”,为清代所立。
其四,传说反映了秦汉时期岭南造船业的发展面貌。据《越绝书》卷八载:“勾践唱然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本,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越人地处江南水乡,很早就学会了以舟楫驾驭水资源的本领。在《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等史书中,记载了越国水师设置有楼船、戈船、军船及船室等;《史记·南越列传》则记叙了南越相吕嘉叛乱失败以后,连夜与部下数百人坐船从海上逃跑的事。可见当时造船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越人除了将船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目的以外,还在每年一度的端午节用龙舟来竞渡。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告诉我们,“寻常舟船刻为龙形,本是吴越一带的风俗”,“龙舟只是文身的范围从身体扩张到身体以外的用具,所以它是与文身的习惯同时存在的。”(注:闻一多:《神话与诗》,第236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也就是说,龙舟的发明也与越人的龙图腾文化相关,人们将龙船刻画成“龙子”形象,每年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目的也与文身一样,在于吁求图腾神的保护。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闻一多认为,用来竞渡的龙舟是一种被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注:闻一多:《神话与诗》,第242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这一推断可以在考古资料中找到佐证。1958年在江苏武进,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只独木舟;1973年在福建连江也发现一只大约属于汉初的独木舟。秦汉统一以后,越人善于用舟的传统并未中断,考古工作者在过去越人的居住地域,如广东、湖南等省内,经常发现有汉代的陶、木船模型及独木舟等(注: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悦城龙母传说中所记“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大概是对一种叫“断尾独木舟”来历的解释,从中也可看出当时造船业的发展。
 
三、正统化、历史化和地方化
 
唐代除了典籍记载外,由于龙母信仰在悦城已大行其道,龙母的传说也随之被刻石上碑。据宋初吴揆的《赐额记》载:唐代赵令则、李景休重修悦城龙母庙时,曾刻有二石,详细记载了龙母信仰的由来,惜两碑今已佚失。今能见到的龙母传说的最早碑刻是宋代张维的《永济行宫记》:
 
永济夫人龙母温氏者,晋康郡之程水人也。其先不可考记。秦始皇时,夫人浣于江,岸旁得卵如斗,异焉。持归藏器中,后有物如守宫,破卵而出,长数尺,性喜水,投之江,嬉游自适。每夫人往观,辄以鱼置其侧而去。一日,夫人治鱼,误挥刀斩其尾,遂不复见。久之复来,遍身生鳞,文有五色,头有两角,夫人与邻里始以为龙。郡守以上闻,秦始皇遣使尽礼致聘,将纳夫人于宫。夫人不乐,使者敦迫上道。数旬,至始安郡。一夕,龙引所乘船还程水,使者复还,龙复引归,凡数次。夫人果以疾殒。既葬西源上,后大风雨,其墓忽移于江北,即今悦城也。阖境畜禽皆汗于而疲困,昼夜号哭有声如人。远近神之,共立龙母庙于基旁,祈祷应答如响。……使者俱言夫人有功于国,宜在祀典。戊午,诏赠龙母为“永济”,委官增修。(注:欧清煜:《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县文联等印(内部出版)1992年版。)
 
其后,宋·吴揆的《赐额记》也记载道:
 
唐天佑初载,始封龙母温“永安郡夫人”,越明年,改封永宁夫人。国朝元丰戊午,敕其额曰“永济”,封永济夫人。大观戊子,昭以“孝通”为额,盖取卜地移坟意也。(注:欧清煜:《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县文联等印(内部出版)1992年版。)
 
自以上两碑刻可知,从唐代始,龙母即被皇帝封号,纳入封建国家的祀典之中,赢得封建统治阶级认可,取得了正统地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段宝林]蚩尤考
下一条: ·[王青]“灰姑娘”故事的转输地
   相关链接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
·[孙正国]多民族叙事语境下中国龙母传说的“双重谱系”·[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
·[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祁连休]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乔天一]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
·[蒋明智 何海祺]顺德龙母信仰源流·[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
·[祝秀丽]包公断案传说中“箭垛式人物”的生成·[漆凌云 万建中]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