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文化重建:影像的承担与使命
  作者:杨晓民 王晓明 杨念群 侯旭东 孙歌 黄平 曹卫东 戴锦华 赵世瑜 刘健芝 赵汀阳 白彤东 汪晖 李学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18 | 点击数:8734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近代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挑战,中国文化被打散了。但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他的古老文明,都消失了、灭亡了,而中国好像是又要起来了。但是怎么起来,很重要。我自己也觉得看经济是一种看法,同时把社会成本、生态成本、文化、信任加进来看,也是一种看法。不管怎么说,今天中国从挨打、挨饿、挨骂的角度来看,是到了重建文化的整合和自信的阶段。整个世界都在变,而且在大变,好像处在一个不只由于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风险之中,而且好像又到了重新大组合的状态,就像14、16世纪的世界格局。还不只是地缘政治,使亚洲变得更重要,而是整个世界怎么运转,有一个重新的大组合。这样的重新大组合里面,中国文化是不是可以回到那个被打破的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重新组织,重新打点?把很多无形的和在这几十年发展脉络里被打散的东西,尽可能重新勾连起来、激活起来,重新再组织,不是复古、复旧、振兴国学就完了,而是重新阐释、组织,变成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化应该怎么样重建?电视的形式当然比文字的形式要生动,被大众接受程度也高。但确实背后有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只是用现代化的逻辑取代原来的历史脉络,显然有问题。

  曹卫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想谈两个问题:第一,关于纪录片。纪录片在传播过程当中产生的种种意义有三点:其一,我们现在人文关怀普遍缺失;其二,是我们所谓的历史断裂的尴尬;其三,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来讲,所谓的消费主义的冲击,文化全部变成了消费。

  第二,关于文化认同的双重困难。怎么找到文化认同?所谓国学热,背后更大的驱动是回到传统,这是很好玩的事情,以前我们讲“开天辟地”,想和传统划清界线、隔离开来,现在我们又要和传统接续,这就是当下的文化状态。我们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资源,让我们建构起当下的认同,怎么办,我们回到传统,重新来找,导致现在国学的流行、泛滥。但文化认同的很多“资源”其实来自于西方,我们已经被裹胁到全球化的逻辑当中,我们不能不去面对,我们现在看到大量的资源,特别是文化建构的资源都是来自于西方。如果有兴趣做一个调研,我们就会发现,思想层面上、文化层面现在是一个“翻译”世界。

  到书店看,摆在最前面的书是两类书,一种是典籍的再编、再造,一种就是外国学术思想作品、文化作品的整体翻译。这也刚好说明,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认同的双重的悖论之中。

  另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平和心态,冷静地对待我们的历史、文化?要说对待历史、文化有焦虑感,再焦虑也焦虑不过德国人,因为他们的历史文化给了他们太多的荣耀,同时也给了他们太多的灾难。还有,纪录片的功能可能不仅仅限于展示。任何一个国家得需要、任何一个地方也需要,但是如果说我们仅仅满足于他们的那样一个展示的功能,我相信会降低纪录片的质量,可能纪录片里需要更多地透露出反思的东西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摄像机的镜头和人的笔一样,是有视角的,看你站在什么样的视角来面对文化素材。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

  影像的有力之处在于历史不能重返,时光不能倒流,当使用影像这种东西来尝试重构、复制历史的时候,它具有一个我们始料不及的权力,他将拥有这样一个空前权力。一个历史影像创作出来,至少相当时间横亘在我们与可能的历史真实或者真实的历史时刻之间,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能成为遮蔽,每一次屏幕都可能是一次遮蔽,每一次屏幕都可能是重要的现实视野。当我们重构历史影像的时候是务必要充分小心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肩负着多重社会功能角色,而这种角色至少富有一个极大的现实功能作用。

  之所以我们在这儿谈文化重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到了一种转折的出现,如果我们没有能够认可这种转折的话,我们至少有一个充分的体现,在今天的世界上变数出现了,因为这些变数的出现,所有的问题似乎变得不那么确定。

  据说我们有六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在康乾盛世中国也曾经一度占世界的GDP的1/3,假定说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的话,那么我们今天重谈当代的文化重建,是不是可以从漫长的、丰富的、幅员辽阔的历史当中去寻找新的可能性,相对于现代历史的新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真正的重建,是一个真正的重组,是一个创造性的寻找及其重构,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意义上说,我们无论用影像还是用文字来表达,我们所有人自觉不自觉,其实我们都在这个历史时刻参与的过程当中,所以我想每一个发现都必然成为一个资源性的发现,每一次讲述都必然成为一个对当下的和未来的一个想象的打开,或者遮蔽。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第一,什么样的历史被历史来表达。第二,什么样的历史观被影视来表达。第三,这样一些历史,或者这样一些历史观,如何被影视表达。第四,历史学术和历史学者在这样的表达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当然还有影视。

  我们在关注历史连续性和历史断裂性的关系上,我们比较关注断裂性比较重要的事件,而对历史的连续性的方面,揭示得不是特别够。其实是说这些影视对于历史叙事的表达,究竟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过去很多在“五四”时期被批判为王朝史观的东西,在我们的很多影视作品里又出现。这样一些历史题材、叙事,如果通过影视表达,我自己的感觉,影视基本上是要把它自己面对的对象形象化、直观化,其实和人的眼睛是一样的,每一个看这些问题、看这些历史现象的人是非常不同的,因此面对历史,这是更难的。我们必须先有一个定位,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待过去。当然这个离不开历史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0年01月12日 01:4021

上一条: ·顾潮研究员介绍《顾颉刚全集》
下一条: ·冯骥才:年味回归,期待百姓智慧
   相关链接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张举文 莎伦·谢尔曼 主编:《民俗影视记录手册》
·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杨德睿]影像的神力:高淳的庙会与禳解法
·[邵凤丽]在场、认同与规训:网络技术在当代家族文化重建中的作用·[林安宁 唐培旭]“傩书-傩俗”影像记录的“声”“文”并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呈现——欧洲的经验》中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杭州成功举办·[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筱林]影像的力量·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
·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第五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8)正式录取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