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作者:李东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2 | 点击数:13057
 
 
注释:
①具体来说,三代时期,夏、商、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王畿”是内地,周边的“方国”是边疆。春秋战国时期,“诸夏”所居是内地,“四夷”所在为边疆。秦汉以降,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是内地,周边地域是边疆。先秦时期,所谓的“边疆”并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边疆内涵,因为当时的“边疆”,实际上指的是居于王畿以外、疆域以内的各诸侯国。只有当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之后,“边疆”才具有后世与“内地”相对应的义涵。参见厉声:《先秦国家形态与疆域、四土刍见——以殷商国家叙述为主》,《第三届中国边疆史地学术研讨会论文内容提要》,2006年。
②参见王鍾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之《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③张增祺说:“在中原地区,每发掘一批墓葬和遗址,不管它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类型,都用不着考虑其族属。大家都认为是汉族或汉族先民的文化遗物。可是,在边疆地区就不同了。某一批文物出土后,必然要涉及其族属,别人感兴趣的问题,也首先是问它是什么民族的文化遗物……正因为如此,边疆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就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仅满足于对某种文化遗物的分期断代和分型分式,还应该探讨其族属和其他方面的历史问题。”(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后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6-379页相关论述。)
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基本探明了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演变的时空架构。探讨中国边疆各种考古文化的族属,有了可资借鉴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成果。
⑤参见A·Я·勃留索夫:《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共同体》,《考古》1961年第8期。
⑥参见容观琼、乔晓勤:《民族考古学初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⑦如《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汉时期生活在洱海区域的“昆明人”的生计方式为“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考古发现则证明“定居的农耕文明”是“昆明人”主要的生计方式。
⑧参见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65页。
⑨参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⑩佟柱臣:《喝粥足矣,奋进为乐》,《新京报》2006年2月5日。
(11)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参见容观琼、乔晓勤:《民族考古学初论》,第45页。
(13)参见汪宁生:《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4)西方考古学界从未产生歧义的ethno archaeology,传入中国之后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是因为“民族考古学”的汉译名称,在汉语的语境下,可以做多种解释。
(15)张光直先生说:“用人类学的材料作考古学的比较研究,是很重要的方法。中国学者也用这个方法,但用起来比较原始。就是拿人类学的材料和在考古遗址里发现的在现象上一致材料进行对比,如果相似,就说我们古代民族也可作如此解释。但是,我们知道,同样形式的东西,在社会中不一定扮演同样的角色。所以要使用人类学的材料,必须先把它在现代民族的社会里的角色了解清楚。换言之,要对它做一番功能性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把它跟古代社会里的各方面契合起来。把所解释的对象与它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广泛联系起来,解释的说服力就增强了。国内的很多研究不作一个陈述,即make a statement,就说是A就是B,而缺乏进一步的证明。作一个陈述容易,比如说某种器物是做什么用的,某个社会是母系社会等,但这还不够,还要做进一步证明,要把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文化社会的接触点都找出来,接触点越多,就越令人信服。”(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第188页。)
(16)参见汪宁生:《民族考古学论集》各篇论述。
(17)有关“滇文化”的考古发掘情况,可参见以下考古报告: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和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云南晋宁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云南晋宁石寨山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9期;蒋志龙、康宏利:《晋宁石寨山第五次抢救性发掘简报》,《云南文物》1998年第1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安宁太极山古墓葬清理报告》,《考古》1965年第9期;杨帆:《云南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回顾与展望》,《云南考古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天子庙古墓群的清理》,《考古学集刊》1983年第3期;昆明市文管会:《呈贡天子庙滇墓》,《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龙街石碑村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第3集,1980年;昆明市文管会:《昆明呈贡石碑村古墓群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昆明上马村五台山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昆明大团山滇文化墓葬》,《考古》1983年第5期;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团山古墓葬发掘简报》,《文物丛刊》第8集,1983年。
(18)参见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试探》,《考古》1961年第9期。
(19)汪宁生:《云南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20)参见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滇”人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民族考古学论集》;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古代民族考》,《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21)参见李永宪:《吐蕃“赭面”习俗的考古学观察》,《中国边疆考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05年。
(22)参见朱泓:《东胡考》,《中国边疆考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05年。
(本文原载《民族研究》2008年4期第66~7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俊彪]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条: ·[马进 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彭栓红]云冈石窟晚期造像的审美新变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