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作者:李东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2 | 点击数:13059
 
实践证明,边疆考古不仅能建立边疆地区考古学遗存的年代、器物和文化的关系,还可以找到“文化”与“人群”之间的关联,梳理出历代边疆地区的族群演变历史。⑥考古学不仅可以补文献之阙,还能正史料之误。⑦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重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做出重要贡献。
(三)当代边疆考古新发现的意义
张光直说,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考古学发生了两种现象:第一,地方考古力量增强,出版品增多,于是中原以外地区古代文化资料大量出现。其中包含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表现了过去意想不到的文化水平,足以与中原媲美。第二,自7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由于使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技术,引发了革命。于是我们知道,那些在中原以外的地方,文化水平常常与中原相当,时间也并不晚于中原。这样一来,中原文化由中心向四方辐射教化蛮夷的老说法,便不为新材料所支持。⑧面对日渐丰富的考古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学界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四夷”所居的边疆地区考古新发现一时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虽然各地、各民族跨入文明门槛的步伐有先有后,同步或不同步,但都以自己特有的文明组成,丰富了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⑨佟柱臣先生说:“无论华夏族或汉族,与其并世的都有所谓蛮、夷、戎、狄,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消失,不是她的后裔断绝了,而是她们融合入了多民族共同体。”⑩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修正了“中国文明起源一元论”的观点,深化了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整体性认识,为重建系统、完整的中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重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宏论,正是基于“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产生的重要理论。(11)
中国边疆考古新发现及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展拓了中国考古学的视域。它将中国考古学引向不仅关注“内地”,也关注“边疆”;不仅聚焦“华夏”,也重视“四夷”;不仅注重“过去”,还立足于“现在”的发展方向。使中国考古学的科学性、包容性、系统性、完整性得以加强。
 
二、边疆考古研究范式
 
美国人类学家怀特(Leslie Alvin White)认为,文化体系由技术、社会和思想三个方面组成。“新考古学派”的代表人物刘易斯·R·宾福德(Lewis Binford)将这一理论引入考古学,于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就不是局限于“物质文化史”,而是对技术、社会、思想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探讨。
边疆考古学文化,往往带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文化多样性突出,文化个性鲜明。这种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要有民族的视角,既要研究边疆地区历史上族群活动情况,探索“文化”与“人群”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必须关注当下的民族及其活态文化,把握“过去”与“现在”的联系,为考古发现寻找解释学依据。边疆考古所涉及的“物”与“人”,要求我们走出传统考古学的藩篱,在利用年代学、地层学、类型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文化史重建的同时,更加重视考古发现的社会意义,通过“物”来研究“人”、“人群”与“人类社会”。(12)
(一)民族考古学范式
考古学家们确信,人类的行为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延续性。用民族志资料可以类比、解释考古发现,从而更真实地复原古代历史的面貌。因此,民族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不仅可以为寻找不同考古学文化的“族属”提供重要线索,而且通过人类学田野方法,对各民族“活着的”文化进行研究,或通过对族群集体记忆、历史传说及地方性知识的充分了解,寻找边疆考古文化的解释学依据,就成为考古学的新方法之一。(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民族考古学(ethno archaeology)研究范式在西方考古学界流行起来。它以传统地层学与类型学为基础,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新进化论、整体论观点,逻辑学的类比分析方法,用民族志材料诠释考古学问题,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民族视角与研究范式。(14)
就中国的实际而言,由于民族的演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中国民族分布的格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所包含的56个民族,与中国历史上的族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联系。生活在中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至今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以考古实物为对象,运用以今论古、以今证古的民族志类比分析法来重建边疆各民族历史的范式,就是民族考古学方法论。汪宁生认为,民族考古学的方法论分为“田野调查”与“类比研究”两个部分。前者指的是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活着的”民族志材料。后者是通过“活着的”民族志材料,辨识考古发现中同类事物的一种推理方法。(15)
汪宁生把考古发现与云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活材料”,或古代民族志材料相类比,不仅对云南边疆,同时也对中国其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做出了颇具创新意义的解读。譬如通过“傣族制陶”方法,找到了古代原始制陶的解释途径;用云南少数民族的取火方式,证实中国古代“钻木取火”与“燧石取火”传说的可靠性;考察“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的民族志材料,探讨原始计量到度量衡制度的起源、形成与演变规律;通过“猎首”习俗,获得了解释“无头葬”的实证依据。以“二牛三夫”耕作方式,对汉代“耦耕”生产技术及其原理进行的诠释。他甚至通过对太平洋上土著人现实生活的考察,来解释古代石器工具的使用方法。(16)
(二)民族考古学研究实证举例
1.滇文化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滇池区域的晋宁石寨山、江川李江山、安宁太极山等地点发现了大批的青铜文化遗存。(17)“滇文化”出土的青铜器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礼乐器及装饰品5大类,80—90种。造型生动,突出人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滇人”的生活样态。总体上说,滇文化风格与中原地区青铜文化差别较大,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俊彪]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条: ·[马进 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彭栓红]云冈石窟晚期造像的审美新变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