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论传统庙会的主体性特征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
摘 要: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庙会的兴盛有主客体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体方面看,庙会对民众具有神圣感化性、世俗惠恩性、开放解调性的心理影响,它使民众参与其中获得狂欢节般的审美文化价值感觉。神圣感化性是庙会民俗源点文化性质所决定的特征。参加庙会的民众大都怀着一种神圣的感情,期许着美好的愿望,参与庙会的祭祀祷告活动。庙宇中所供奉的神灵偶像及其庄重肃穆的宫殿环境,使参加庙会的人在心理共同建构起和感受到一种神圣神秘的文化氛围。世俗惠恩性是庙会民俗源点文化性质现代转型和支点文化的特征。许多人是为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生活需要来参加庙会的。传统庙会所有信众共同参与所建构的文化心理场效应,所提供的许愿还原的惠恩心理的实现,是现实理性世界难以满足和替代的。这也是那么多中老年人参加庙会,甘愿扶助他人,开解心结的一个原因。开放解调性是庙会文化的基点特征的心理体现。无论是村落庙会,还是宗教场所的庙会,或是原先的祠祭、社祭、村祭、行业祭,在现代大都突破地域、村落、家族界限,向全社会开放。庙会中,人们突破日常生活规范,放胆地在庙会上吃喝玩耍,祭祀许愿,期许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往一些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往往会在这时被冲破。民众狂欢节是庙会主体性特征的综合显示。传统庙会中,城乡信众与游客汇集,无论祭祀的还是游艺的,人们心无戒备,相拥成伴,庄重的祈祷,尽情的吟唱,放开的吃喝,类似欧美的狂欢节,人们心中流溢着和谐、平等、向善的意愿。以上四点正是庙会拥众最多,持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庙会;神圣感化性;狂欢节;价值感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