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赵德利]论传统庙会的主体性特征
  作者:赵德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3 | 点击数:6424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论传统庙会的主体性特征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
 
摘 要: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庙会的兴盛有主客体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体方面看,庙会对民众具有神圣感化性、世俗惠恩性、开放解调性的心理影响,它使民众参与其中获得狂欢节般的审美文化价值感觉。神圣感化性是庙会民俗源点文化性质所决定的特征。参加庙会的民众大都怀着一种神圣的感情,期许着美好的愿望,参与庙会的祭祀祷告活动。庙宇中所供奉的神灵偶像及其庄重肃穆的宫殿环境,使参加庙会的人在心理共同建构起和感受到一种神圣神秘的文化氛围。世俗惠恩性是庙会民俗源点文化性质现代转型和支点文化的特征。许多人是为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生活需要来参加庙会的。传统庙会所有信众共同参与所建构的文化心理场效应,所提供的许愿还原的惠恩心理的实现,是现实理性世界难以满足和替代的。这也是那么多中老年人参加庙会,甘愿扶助他人,开解心结的一个原因。开放解调性是庙会文化的基点特征的心理体现。无论是村落庙会,还是宗教场所的庙会,或是原先的祠祭、社祭、村祭、行业祭,在现代大都突破地域、村落、家族界限,向全社会开放。庙会中,人们突破日常生活规范,放胆地在庙会上吃喝玩耍,祭祀许愿,期许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往一些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往往会在这时被冲破。民众狂欢节是庙会主体性特征的综合显示。传统庙会中,城乡信众与游客汇集,无论祭祀的还是游艺的,人们心无戒备,相拥成伴,庄重的祈祷,尽情的吟唱,放开的吃喝,类似欧美的狂欢节,人们心中流溢着和谐、平等、向善的意愿。以上四点正是庙会拥众最多,持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庙会;神圣感化性;狂欢节;价值感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郑娜娜 白莉]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民间庙会
下一条: ·[张祝平]传统民间信仰的生态蕴涵及现代价值转换
   相关链接
·[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徐永安]新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民俗
·[吴南]乡村振兴背景下阐释庙会信仰实践的社会功能·[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石林兰]庙会文化与当代乡村社会建设·[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
·[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黄景春]增福财神的信仰历史与当下现状
·[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施立学]中国庙会与庙会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