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怒族 19.76 11,400 49.79
普米族 42.45 7,200 29.70
基诺族 51.21 0 0
门巴族 17.86 0 0
独龙族 14.01 0 0
袷固族 60.65 2,629 24.87
保安族 56.62 3,066 34.00
珞巴族 39.66 665 32.21
畲族 0.11 371,000 99.74
鄂温克族 84.73 2,398 12.36
京族 62.84 4,370 33.34
鄂伦春族 50.55 2,000 48.74
仡佬族 12.36 47,468 87.64
乌孜别克族 41.05 7,200 58.95
塔塔尔族 25.04 3,090 74.96
赫哲族 14.78 1,269 85.22
满族 0.01 4,304,481 99.99
从上表可以看出,80年代末我国的语言状况大致如下。
1.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仍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根据1982年人口资料推算,全国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的约有47,645,00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8%。当然,不同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口比例有所不同,其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口占其总人口80%以上的,有维吾尔、哈萨克、藏、蒙古、壮、朝鲜、独龙、仫佬、基诺、门巴、景颇、哈尼、傈僳、拉祜、纳西、傣、德昂、佤、水、彝、柯尔克孜、布朗、布依、白、达斡尔、撒拉、东乡、鄂温克、塔吉克、阿昌、黎等31个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人口占其总人口50%—79%的有苗、侗、裕固、瑶、毛南、普米、珞巴、京、保安、土、羌、怒、鄂伦春等13个民族;其余几个民族是只有少部分人使用本族语言或基本不使用本族语言。
2.双语现象比较普遍。我国的每个民族中都有一部分人使用双语。操“民-汉”双语的人口约有18,060,000人;操“汉-民”双语的约有1,177,000人;操“民-民”双语的约有900,000人。在操少数民族语兼用汉语的18,060,000人中(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人口的37.7%),各民族兼用汉语的人口比例各不相同。上表列出的是各民族使用双语的总体情况,其中大部分民族的双语人即是兼用汉语的人。以下几个民族兼用汉语的情况是:哈萨克族7.93%、柯尔克孜族4.94%、土族44.61%、塔吉克族2.59%、塔塔尔族4.85%、乌孜别克族4.99%、门巴族5.30%、珞巴族7.26%、达斡尔族63.08%、鄂温克族50.52%、毛南族39.18%、怒族13.10%、普米族38.16%、瑶族27.92%。上表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中独龙族、藏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4个民族的双语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双语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5%。土族、毛南族、朝鲜族、普米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珞巴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水族、景颇族、瑶族、拉祜族、布朗族、蒙古族、佤族、侗族、塔塔尔族、苗族、锡伯族、傈僳族、怒族、门巴族等26个民族的双语已有了局部发展,他们的双语人口占本民族总人口的比例介于15%—50%之间。双语发展已比较普遍的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京族、仫佬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保安族、羌族、布依族、壮族、撒拉族、白族、东乡族、黎族、纳西族、基诺族、鄂伦春族等17个民族,他们的双语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0%以上。仡佬、土家、畲、满和赫哲等5个民族的双语发展已处于萎缩阶段,他们的双语发展到高峰期后多数人已逐渐放弃本民族语而转用其他民族语言,只有少数人使用双语。
3.几乎所有的民族中都有一部分人转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各民族转用汉语的人口比例情况是:(1)转用汉语的人(注:分类时,转用汉语的人中包括所有使用和转用汉语的人。没有注明百分比者,同上表中的数字。)不足1%的有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哈尼、傈僳、景颇、柯尔克孜(0.77%)、仫佬、塔吉克(0)、门巴、基诺、独龙、珞巴(0)、乌孜别克(0)、塔塔尔(0)15个民族;(2)转用汉语人口不足10%的有藏(2.76%)、彝、壮、撒拉、达斡尔、布依、白(8.83%)、布朗、水、佤、傣、德昂、怒(6.12%)、纳西、拉祜等15个民族;(3)转用汉语人口占10%—49%的有苗(18.63%)、蒙古(18.75%)、侗、瑶(20.33%)、黎、东乡、土(25.34%)、毛南(10.48%)、阿昌、羌、普米(10.31%)、裕固、保安、鄂温克、京、鄂伦春等16个民族;(4)多数人转用汉语,即转用汉语的人口占50 %—89%的有仡佬、赫哲、锡伯3个民族;(5)绝大多数人转用汉语,即转用人口占90%以上的有满、畲、土家3个民族。另外,还有如塔吉克、 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部分人转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珞巴族转用藏语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我国的语言状况表明,虽然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语言转用现象有所增多,双语在有些民族中已发展得较为普遍,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族仍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语言转用人口占本民族总人口多数的只有少数几个民族,双语人口已普遍化的民族也只占我国民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维吾尔、藏、彝、苗、朝鲜、哈萨克、哈尼、傣、傈僳、拉祜、佤、水、景颇、布朗、德昂、门巴、独龙等民族的大多数人还处于操本族语单语阶段。这种语言状况就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普遍实现语言的转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之间频繁的接触和激烈的竞争,使一直属于弱势的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使用人口较少又无文字的民族语言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其中一些难免要在竞争中失败,最终实现语言的转用。但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仍将长期稳定地使用本民族语言或双语,这是由我国语言状况的特点和语言使用变化的特点等决定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