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刘晓峰]中日雷神考
——以上贺茂神社雷神传说为中心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1 | 点击数:21019
 

  三、雷神与古越雷神信仰

  雷神本属自然神。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这是因为四季循环中春季的春雷响过,开始的就是万物苏生的春天。所以古人说“雷出,则万物亦出”。农耕民族把雷看作起动万物生命萌动,主宰万物生长的神。他们视雷神为人类之希望寄托之所在,人们繁衍子孙,富足殷实,长寿幸福,都要依靠雷神。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人们信仰雷神、崇拜雷神,雷神也逐步被偶像化。

  雷神是在世界各国各文化中普遍存在。东亚地区幅员广阔,各地的雷神信仰有共性,也有各自的地域特征。以中国古代来讲,雷神登场早在殷商时期。《史记· 殷本纪》記载商帝武乙无道,常羞辱天神。用革囊盛血,以弓射之。叫做“ 射天”。后来武乙猎于河渭之间,遇到暴雷,武乙震死。”在屈子诗赋中雷神也有出现。 “ 莺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丰隆乘云兮,求毖妃之所在” (《离骚》),“ 左雨师使径持兮,右雷公以卫” (《远游》)就是明证。《淮南子· 天文训》则记载:“ 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至于雷神的形象,《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也。”又记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东汉王充《论衡·雷虚》记载汉代雷神的形象:“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晋人干宝《搜神记》则记载:“晋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获。值雨,至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股,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寸余状似六畜,头似称猴。”《日本书纪》雄略天皇记:“河边臣安艺国山伐舶木时,有人曰:霹雳木也。不可伐。河边臣曰:其虽雷神,岂逆皇命耶。多祭币帛,遣人夫令伐,则大雨雷电之。爰河边臣按剑云云,待之云云,即化小鱼,以挟树枝,即取鱼焚之,遂修理其舶。”这里雷神的本像为鱼。而《日本灵异記》中的小子部所抓取的雷神,本体是蛇。问题是是否有“猪首”的雷神呢?

  回答是肯定的。古代确实有形象为豕首鳞身的雷神形象。唐人房千里《投荒杂录》记载说:

  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豕首鳞身。……常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豕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刅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居民频为天火所灾。

  又,唐李肇《唐国史补》云:

  或曰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云与黄鱼同食者,人皆震死。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一作以为药石。

  从谱系上讲,这里的“豕首鳞身”的雷神形象,与上贺茂神社的雷神形象最为相像。

  这里的“雷民”“雷州”,所说均为今日的雷州半岛。雷州半岛的文献记载,保存了很多有关雷神传说,并有很多雷斧、雷楔流传于世。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第二十记载说:“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無孔。世传雷州多雷,有雷祠在焉。其间多雷斧、雷楔。按《图经》,雷州境内有雷擎二水,雷水贯城下,遂以名州。如此則雷自是水名,言多雷乃妄也。然髙州有电白县,乃是邻境,又何谓也?”沈括的看法是,雷州可能是因为多雷才得名,而不是因为雷水。“雷州”与“电白”这两个地名中的“雷”与“电”是有关联的。又明徐应秋撰《玉芝堂谈荟》卷十九记载:

  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豕首鱗身也。雷公墨,凡讼者投牒,必以雷墨杂常墨書之為利。雷耕,雷人阴㝠云雾之夕,呼為雷耕。晓视田中,必有开垦之迹,有是乃为嘉祥。

  可知古雷州在明代不仅保存下“豕首鳞身”的雷神信仰,而且在诉讼、农耕等方面还保留有相关习俗。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程中,古越人曾采取坚决的抵抗方针,但最后仍旧被打散,史载“越分为八”。他们分散居于东南西南各地,总称“百越”。《隋书》记载:“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狼,曰俚,曰獠,曰頠,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稍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 。《岭外代答》云:“ 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居于村落,容貌鄙野,以唇舌杂为声音,殊不可晓,谓之萎语。二曰北人,语言平易,而杂以南音,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乱,占籍于钦者也。三曰但人,史称侄僚者是也,此种自蛮炯出居,专事妖怪,语言不可晓。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孙尽闽音。五曰蛋人,以舟为室,浮海而生,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之音” 。“专事妖怪”指的就是他们的信仰与中原颇有不同。古雷州就是这样一块古越族俚獠傜僮苗黎人聚居之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下一条: ·[朱金中]关公信俗影响千年:“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宋亦箫 宋博文]三星堆人的雷神信仰·[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
·[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