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刘晓峰]中日雷神考
——以上贺茂神社雷神传说为中心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1 | 点击数:20547
 

  位于日本京都的上贺茂神社是古代日本历史上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本文从有关这一神社的主神——贺茂别雷的起源传说之文本入手,通过与中国古代雷神信仰的比较,重点讨论古代越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作者认为,越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建立于稻作文化基础之上,是稻作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雷神信仰部分,在日本进入贺茂雷神体系中,后来更被直接编入律令时代的信仰体系,在日本古代精神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其流风余绪,在今天日本的三大祭之一——葵祭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

  关键词:日本 雷神信仰 流镝马 葵祭 祈年


 

  一、源远流长的贺茂神事

  贺茂神社位于京都东面,是日本影响最大的雷神社之一。在日本全国,它的分社据说有1200个之多。贺茂神社的流镝马神事,是日本三大祭之一“葵祭”最开始的一部分。身穿公卿服饰的骑手驰马飞奔的姿态,让人们想到古老的时代。关于贺茂神社的流镝马神事,《续日本纪》有以下关系记事:

  文武天皇二年三月辛巳,禁山背國贺茂祭日会众骑射

  大宝二年四月庚午,禁祭贺茂神日,徒众会集,执杖骑射,唯当国之人,不在禁限。

  天平十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比年以来祭加茂神之日,会集人马,悉加禁断,自今以后,任意听祭,但祭礼之庭,勿令斗乱。

  京都是古代日本的首都,在当时是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在这样的地方,聚集众人举行的骑射活动,明显是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特别是当社会形势紧张的年代,由朝廷发出这样的禁令,是很可以理解的。而此后禁令范围明显逐渐放宽,从当国之人(山城国人)被解禁到“任意听祭”,一方面反映出天平年间社会已经趋于稳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流镝马做为一种年中行事所具备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这一年中行事持续的影响。

  实际上,在更后来的年代,流镝马更进入日本国家祭祀范围。在《延喜式》中,我们可以找到如下相关记事:《本朝月令》中酉贺茂条引《弘仁神式》云:“凡四月中申酉日祭,贺茂二社,山城国司预申祭日,即录状少纳言奏,可差敕使令奉币,并有走马。注云:事見内藏及左右马寮式。”又《延喜式》左右马寮式记载:“凡贺茂二社祭走马十二匹,注:松尾二匹在此内也。马别缰鞍料调布四尺二寸,表腹带七尺,结额发丝云。其使五位以上官人,皇后宫走马二匹,并二寮递供奉”。而有关流镝马神事的起源。可以参考记载贺茂神社历史的《贺茂旧记》(贺茂別雷神社蔵)如下记载:

  其祭祀之日乘马者,志贵岛御宇天皇之御世,天下诸国,风雨飘零。百姓含愁。尔时敕卜部伊吉若日子令卜,乃卜奏贺茂神之祟。仍撰四月吉日祀,马系铃人蒙猪头而驱驰,以为祭礼,能令祷祀。因之五谷成就,天下丰平也。乘马始于此也。

  志贵岛御宇天皇之御世,即日本钦明天皇。与此内容大体相同的记载,还见于《本朝月令》所引《秦氏本系帐》。这是有关流镝马这一祭祀活动的解释性记事,其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认真解读:

  第一, 流镝马祭祀活动与天气变化相关;

  第二, 贺茂神可以决定天气变化;

  第三, 五谷丰登,亦即祈求丰收是这一活动的目的。

  第四, 而最值得注目的,是祈神时“马系铃人蒙猪头而驱驰”这种特殊行为方式。

  而我们这里最关心的问题点是,系铃、蒙猪头、走马,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

  如前所述,葵祭是古都日本三大祭祀之一。因为1694年江户时代恢复葵祭时,当天的皇宫内里的御廉以及与祭祀相关的牛车、敕使、供奉者的衣冠,甚至连牛马都以葵叶为饰,故被称为“葵祭”。“葵祭”古称“北祭”或“贺茂祭”,在古代这一祭祀名声极大,故平安时期日本文献中单称“祭”者即此葵祭。追寻“葵祭”的起源,通常会追溯到1400年前钦明天皇时代的流镝马神事的起源谭。所以,理解流镝马神事这个祭祀活动的深层含义,其实与理解日本古代文化,特别是理解日本古代祭祀文化联系深致,值得讨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下一条: ·[朱金中]关公信俗影响千年:“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相关链接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刘守峰]柳田国男的海上心路
·[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