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1 | 点击数:18590
 
 
对此,一些侗族学者以一句话加以总结,叫作:“不会唱歌,难以做人。”[3](P200-202)可见,类似于“侗歌”这样的以唱为本、共享互动,显然与“书面文学”所派生的“写作-阅读”以及“剧场音乐”所构成的“表演-观赏”,无论在相互关系还是现实功能方面都不相同。后两种范畴里的“作家”、“演员”和“读者”、“观众”身份等,在前者的日常世界中会显得游离和突兀。有的西方学者通过对“目连戏”研究的总结,指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行动胜于言辞”,真正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蕴藏在民间百姓们舞台或仪式的展演中[8]。这对解释已出现“官-士-民”社会分层汉族文化是有启发意义的。也就是说,以中原汉族为代表的“华夏”精神不一定体现在经史子集所呈现的“官方话语”或“文人表达”里,即不在于上层精英怎样“写”和“说”,而在于民间社会如何在“做”。然而相比之下,对于汉族以外的大多数无字族群来说,这种解释却不一定适用。以侗乡村寨为例,这里的情况是“有款无官”,口传为本,还没有出现“官”和“民”的分野以及“说”与“写”的分离,也就不存在也不需要费心地去胜过、或摆脱文人/官方的书面言辞。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处于语词与行动的合一之中。借用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的话说,他们的文化是通过“展演”(play)体现出来的[9](P68-95)。这种展演的核心之一就是群体参与的歌唱。
(二)声音的感悟与发扬
歌唱的直接媒体是声音。在小黄等地的“侗歌”中,声音的意义是突出和特别的。有一种专门的声音歌,侗语叫做“嘎唆”(gal soh)。其歌词简单,曲调优美,以模仿自然界中的虫鸣鸟叫为主,演唱时有丰富的多声因素,被认为是侗族大歌的精华[10](P57)。在龙图和小黄的“蝉歌”中,模仿蝉鸣的“朗朗朗雷”、“额——额——”反复出现,成为全歌的主要部分。谱例——[11]其一:龙图声音歌《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
其二:小黄声音歌《我比蝉儿更伤心》
这种情况在南部侗族的“耶歌”里也有体现。如至今流传于南部侗族地区的“劳动耶”,其中同样以重复出现的“呼声”为主:
 
《捕鱼耶》——[3](P2)领:呜众:嘿确!领:耶!众:嘿确!领:鱼下滩罗,众:嘿确!领:个跟个罗!众:嘿确!
 
假如把它们当作“歌词”记录下来供阅读欣赏,读者或许会感到难以接受;但若当作“虚词”删掉,则不再成为原本的“蝉歌”或“耶歌”。“嘎唆”的存在对理解音乐的发生和语言的起源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声带发出声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自然属性。但经过控制,使声音成为有意义的“话”和有曲调的“歌”,却属于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创造。“歌”可以对自然之声加以模仿,也能够对人类的“话”进行吟唱。用人声模仿自然可以产生实用功能,如诱捕猎物或沟通神灵等,这是被有关的民俗学材料证明了的。例如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口头文学”中,常常运用特别的音响来表达特殊的角色,“这些音响的意义,要比任何冗长的说明都有更大的效力。[12](P1-6)”在我们的考察中,小黄和占里的村民曾经告诫说,秋收时节不能随便吹口哨,因为口哨声会把收成“吹走”,甚至还会把“鬼”引来[13](P179)。但既然已经掌握了语言,为何还要把它唱成歌呢?从江地区的传说解释说,是因为没有文字,需要借助歌唱来表达感情,庆贺丰收,并记传历史[14](P100-103)。那么为什么“歌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答案在于歌所唱出来的“歌唱体”特征。唱出来的歌,不仅有词、有韵,还有旋律和节奏,在传递和记诵方面都与说话不同,并且唱与听面对面交流,真切可感的声音表情,还能唤起相互间的直接“共鸣”,因此无论在表达、宣泄还是沟通方面都比单纯“说话”要胜一筹。因此“歌唱”称得上神奇美妙的超然事物。难怪从江地区的传说会进一步把“歌”的来源解释为“上天”:先民爱歌心切,到天上讨来歌种,种树得歌,最后历经险阻,世代传唱。此外,也正因歌唱源于上天,所以人们唱歌,上天也能听见;于是歌唱就成了人与上天、人与自然、人与祖辈、人与万物相互沟通的最佳媒介。基于这样的“声音观”,侗歌里便发展出了专事祖宗、神灵的一个种类:“哆丢”(Duo Diu),或称“巫歌”⑦。
把“话”演唱为“歌”的关键之处在于对语词和曲调的选取及相配,即同时通过“文学”与“音乐”方面的创造,把“日常语”变成“歌唱语”。这体现在“侗歌”上,便是其在民间通行的内、腰、脚“三韵体”格式;L、P、C三个声调和“二十八大韵”系列[3](P154-160);以及所谓12356、61235和56123“三种调式”[15]。据说有的歌手试图在已经形成的韵格之外进行发挥,但因十分拗口难唱,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受到了讥笑。因此,有学者总结说:回环的韵律,和谐的节拍,生动的语句,动听的音乐,使侗歌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无疑是经过无数代人的创造才能形成的。[3](P154-160)
(三)在“空气”和“光”之中传播
如今从“歌谣人类学”(或“族群歌谣论”)出发对“侗歌”进行观察研究,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文人的“书面文学”、城市的“职业表演”等其他类型与之对比。由此可见,“侗歌”特征至少有如下一些方面:
1. 人体性  “侗歌”是一个特定族群的日常生活部分,或者说是“侗族文化”的有机组成。如果要用“文学艺术”这样的范畴加以比拟的话,其可称为“声音艺术”和“行为艺术”一类。它的声、调、韵,词、曲、情都通过人声表现,并且都在人体的行为中展示出来,体现着人类“唱”的能力与特定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关联互动。这种声音和行为的“艺术”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经由“空气”和“光”传播,无需书写印刷作中介,故不会造成特别的生态破坏和过量的信息负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田欢]生成过程中的民间英雄
下一条: ·[杜再江]苗族古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