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高荷红]满族萨满神歌的程式化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5 | 点击数:40294
 
《金钱豹神》“今日夜晚,乞请争强好胜的金钱豹神,点燃了把子香,敲响了大鼓,高声诵唱,逐一祈请。”《金花火神》“金花火神啊!双手执着点燃的汉香,挥舞着表演着,金花飞溅,五彩缤纷。今天夜晚, 石姓子孙七星斗祈祷。”在晚上表演的神灵会强调时间“今天夜晚”(enenggi yemji de),但并不是在夜晚祭祀的神灵都属于背灯祭。
《顺星》神歌中关于祭祀时间的程式是最具有特点的。
 
nadan naihū haha usiha
七  星斗 君  星
sunjaci naihū hafan usiha
第五  星斗  官  星
orin jakuci tokdon usiha
二十 八   宿  星
geren usiha akdafi
各位  星君  保佑
tumen usiha tucifi
万   星  出现了
minggan   usiha   tucifi
千     星  出现了
ilan usiha tucifi
三  星  出现了
den  i abka    ci na   i wasika
高高 的 天上  从 地 的 降下来
aisin coko sahaliyan
金   鸡  黑
menggun coko ujungga de
银    鸡  头  在
dobori elden be gidafi
夜    光 把 隐匿
mafa wecehe usiha jukten
祖先 祭祀 星神  神坛
juktehe  usiha
祭祀   星神
汉译:蓝天上的星辰明月,高天上的玉皇帝君,五斗星官,二十八宿星官。千颗星君出现,万颗星君出现,三星宿官出现。当天色已晚,金鸡、银鸡弯脖宿窝之时,光线隐匿之际,祭祀祖先星神,祭祀神坛星神。
 
典型的传统背灯祭辞包括:关于布置祭场的行为习惯的描述段,如关住门窗,压住炉火等;关于祭祀时间的同义词叠加复唱段(24),这种程式涉及人寿、生衍、农作、家畜、邻里家庭和睦、疾病、灾邪等各个方面。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程式,这是关于季节时间的程式。“今已是度过了绿春,迎来丰秋之际。送走了旧月,迎来新月之时。在洁净的祥月里。淘净了供米,泼了泔水。制作了供糕,点燃了阿眼香,引烧了年祈香。”萨满跳神的时间,多在一年秋收以后举行。此时,人们不仅借此机会欢乐一场,更主要是感谢神灵一年来的佑护取得了丰收,所以秋天是举行萨满跳神的好季节。在萨满神本里,几乎每篇神歌都强调了这一良好季节。(25)
在祭祀时必定有以下几个固定的程式。
 
niowanggiyan niyenggiyeri be dulebufi
绿        春   把 度过
bayan bolori be aliyafi
富   秋  把  迎来
汉译:今已度过绿春,迎来富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皖南皮影的前世今生
下一条: ·[刘锡诚]白蛇传传说:美女蛇故事的流传、变化与异文
   相关链接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刘程]论中国史前岩画的造型特征·[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
·[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讣闻 | 富育光同志逝世
·第32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江帆]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思维与哲学意蕴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杨玉莹]满族蛤蟆儿子型故事研究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