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高荷红]满族萨满神歌的程式化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5 | 点击数:37223
 
 
这个程式还有一些变化形式:“在秋天的季节里,迎来富秋。”从中可以看出满语的丰富性;迎接要用不同的词汇,如“aliyafi,它的动词原形是aliyambi,意思‘受到,蒙受’;或okdome,动词原形为okdombi,‘迎接,迎迓’之意。”还有与它伴随出现的另一个程式:
 
fe i biya be fudefi
旧 的 月 把 送走了
ice biya be alifi
新 月 把  迎来
汉译:今已送走了旧月,迎来了新月。
 
另外一种表述似乎与此非常相似,只是“fei”与“fei”的不同,分开写与合着写意思没什么区别,be也是可加可不加的。在满语规则中是完全允许的。
还有只出现在家神祭祀中的程式:“在新的吉日里,在洁净的祥月里。”
又如《巴图鲁瞒尼》直接提到“今日吉顺良辰。”(enenggi oci icangga seme)所以要祭祀。这些都是在祭祀时间的程式。而且关于季节的时间与具体的日子在家祭时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共同形成了一个大的程式。
 
五、神灵的程式
 
关于神灵的程式较多,仔细分来,大致包括神灵特性、神灵修炼和神灵功能的程式,歌颂神灵的程式也应当包括在这里面。
宋和平向石姓大萨满调查萨满文化时,萨满们说有100多位瞒尼神,而且都有神偶,多数已不知道名称了,所以在他们的神本中仅有35位瞒尼,都有具体名称;其中有13位瞒尼神有专门的神歌。(26)神灵的个性展现,主要依赖于神灵附体后萨满(27)的装饰佩物、歌曲、手执的神器、萨满和侧立的舞蹈、萨满表现的技艺等。神灵特征,也是神灵的个性。野神歌中从瞒尼神和动物神的外貌、动作等,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表现野神特征。其描写生动、详细、真实、丰富、惟妙惟肖。各个神灵特性的程式以及大神的特性皆不相同,每一位野神也都是各具特色,这里只介绍汉语的翻译,就不一 一详细给出满语原文了。
各位瞒尼神、祖先神、动植物神的具体描述都可在后文“野祭仪式中萨满舞蹈形式与神歌的关系”中见到,就不在这里特别说明了。
在满族的原始文化中,白山黑水的文化内容具有突出地位,尤其是白山文化更为显著。长白山历来是满族的圣山,是他们的发祥地。他们的神灵都在长白山的不同高处进行修炼,当然也有在天界修炼者。(28)长白山更是他们生存、兴旺、发达之处,所以满族萨满神歌中的神灵多“住于此山”,而且在神歌中表现较多的是具体江河、山谷、峰峦。(29)
在野神歌中不仅有各位神灵详细住地,而且有的还记述了各位野神降临时的具体路线。石姓的神灵住地有着明显高低之分,有较强的等级观念。(30)
神灵居住的地点是“居住在长白山”或“白山上”(31)的山、山峰、山阳处或山冈,还有山谷,表示居住地点的程式有以下12种。
1、olmin sanyan alin(hada) tehe
长  白  山  山峰 居住
2、golmin sanyan alin on  ala  tehe
长   白  山  道 平岗 居住
3、golmin sanyan alin ci  hada tehe
长     白  山 从 山峰 居住
4、sanyan alin alin ci tehe
白   山 山上 从 居住
5、sanyan alin antu    tehe
白   山 山阳处 居住
5、sanyan alin tehengge (alirame 或tehe)
白  山  居住   沿山上走 居住
6、sanyan alin ci 或无hada tehe
白  山 从   山峰 居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皖南皮影的前世今生
下一条: ·[刘锡诚]白蛇传传说:美女蛇故事的流传、变化与异文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刘程]论中国史前岩画的造型特征·[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
·[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讣闻 | 富育光同志逝世
·第32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江帆]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思维与哲学意蕴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杨玉莹]满族蛤蟆儿子型故事研究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满族民俗文化》丛书亮相 输出阿拉伯语版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