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以樟林天后宫的故事为例,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把社区发展不同阶段建立的四个天后宫的传说,视为人们对社区历史的“集体记忆”,但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这类“集体记忆”在社区内部不同的人群之中有很大的差别。有关“灵感宫”、“暗芒宫”的传说,只有退休教师等对地方文史有兴趣的本地文人才系统了解,一般百姓大多更有兴趣的是“亥爷”的故事;对于海外华侨和社区外面的研究者来说,樟林的标志就是“新围天后宫”,可是樟林当地人,不管是文人还是一般百姓,似乎对“新围天后宫”的活动比较缺乏兴趣,有关这个庙宇的灵验故事,是因为陈达教授的记录才为我们所知。这种现象所反映的,实际上不同人群对社区历史的不同感受和理解。正是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上节对庙宇的传说的解读,实际上是对不同的人有关社区历史的“集体意识”的了解,这是一种“理解之理解”。研究者笔下所谓“乡村社会”的“集体意识”,常常是这样因为研究的问题而被整合出来的。
社区内部存在阶级分化的事实,已经被无数的研究者所关注。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社区内部也可能有大量的“外来人”,特别是在樟林这样的商业性社区。如前所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樟林港贸易达到其全盛时期,从樟林港出发的商船北上上海、天津,南下广州、琼州,以至日本、琉球和东南亚各国,而在韩江干流和三角洲纵横交错的水网中行驶的各种内河船只更使樟林成为一个繁盛的转口贸易据点。当时在樟林港从事贸易活动的是著名的“红头船”(当地人也叫“洋船”)。1971年和1972年,在樟林附近的河滩出土了两艘清代红头船,其中一艘还刻有“广东省潮州府领□双桅壹佰肆拾伍号蔡万利商船”字样[42]。光绪年间写成的民间唱本《樟林游火帝歌》中,有一些关于樟林港贸易繁盛时期洋船商人和“红头船”的内容:
此是闲文唱不完,唱出人物恁知端:男女约有五十万,金顶色顶数十员。
举贡生员甚是多,尚书达士亦莫无,积祖富贵也不少,发有洋船数十号。
姓陈发只恩隆城,一号痒发更才能,姓杨一号叫和裕,姓洪万昌愈更兴。
姓许有只美芝公,发有三号更威风,一号叫做万和发,二号叫做万合隆,
三号叫做万合成。瓜册合爷更才情,一号洋行叫福顺,一号玉顺走太升。
随着“洋船”贸易的发展,商人、船主以及其他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各色人等云集樟林(这些从外地来移居樟林的洋船商人被称为“外埠主”),并在港口周围建立了大批货栈(即“洋船栈”)。早期的“洋船栈”主要集中于“八街”之一的仙桥街。 “洋船栈”中最著名的是蔡厝内的“藏资楼”。楼主蔡彦本为澄海县程洋岗乡人,其父辈已经营洋船业,发迹后全家移居樟林,其商号名为“蔡万盛”。他于乾隆年间建“藏资楼”。该楼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主要为栈房,少数房间做住房,并附属有书斋“梅园”[43]。
乾隆末年至嘉庆初o,洋船商人林咸惠(林五)等在樟林港口南岸、与樟林乡隔河相望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名为“新兴街”的货栈区。据林氏《达祖祠谱牒》记载和林氏后人追忆,林氏是从澄海县南沙乡迁来樟林居住的,林咸惠曾为其父林万达“捐封赠”为“朝议大夫”[44],并于嘉庆七年(1802年)在新兴街南面建设规制宏大的三座私宅兼林万达祠堂“朝议第”(即当地人所称之“内祠”)。据称,林咸惠与很受乾隆、嘉庆二位皇帝赏识的当朝大臣蔡新之子亦为拜盟兄弟。 “新兴街”全长180多米,整个街区由54间货栈组成,每以货栈均为两层建筑,宽5米,长16-21米不等,临港的货栈都有独立的小码头,便于货物装卸[45]。林家的商号为“振发行”,最盛时拥有“万昌”、“万盛”、“万隆”三艘红头船[46]。新兴街的出现标志着港口发展的新阶段,也反映了洋船商人势力的扩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