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胡小伟]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的忠义观念
——兼论唐代的关羽崇拜
  作者:胡小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14 | 点击数:34207
 
中唐虽称统一,实际已经分裂,故留有相当的社会空间。陈寅恪谓: 
 
其所以须有此空间之区别者,因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名义上则中央政府与一部分地方藩镇,已截然划为二不同之区域,非仅政治军事不能统一,即社会文化亦完全成为互不关涉之集团,其统治阶级氏族之不同类更无待言矣。盖安史之霸业虽俱失败,而其部将及所统之民众依旧保持其势力,与中央政府相抗,以迄于唐室之灭亡,约经一百五十年之久,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29 
 
唐人笔记传奇中何以大量出现这类人物,我想原因之一是纲纪失序,社会不公,法制荡弛;原因之二是中晚唐中央政权与藩镇割据并行的格局,法律不相统辖,在社会上留出了足供周旋的法制空间,使人可以在违背抗拒律令之后隐身远扬,以规避官府缉捕。或者还有原因之三之四,但总的说来,这种现实处境为当时的传奇作家提供了想象的余裕,进而思慕以游侠方式解决现实困境和社会不公。《虬髯客传》写虬髯客、李靖、红拂于乱世之中高标傲世、风神不凡之三位侠义人物,虽然萍水相逢,却能肝胆相照,遗世独立,虽无“结义”之名,但显然已存“结义”之实。钱钟书论及《虬髯客》中红拂曰“妾亦姓张,合是妹”时曾有评论,可以参观30。这正是唐代此类作品的“大轴”名篇,放在这个背景之下欣赏,尤能品出个中滋味。杜光庭本为道士,故此篇中“风尘三侠”之“结义”,有神龙见首、飘然出世之风,与《三国志演义》所描绘的本着“上安社稷,下保黎民”儒家入世宗旨之“桃园结义”颇异其趣,正可见出当时“结义”之宗旨有别。今日治小说史者追溯“侠义小说”(或言“游侠小说”、“武侠小说”、“豪侠小说”)之起源,每于中晚唐立论,即此之故也。 
钱钟书释“义”,曾以韩愈《原道》所言“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的说法有所缺失,以为“信、直而不‘宜’,则于‘义’未安矣”。复举《左传正义》两注,“一则失‘信’而‘义’,一则‘直’而不‘义’”,及《孟子》、《吕氏春秋》两说,认为“义”即不“执一”也。柳宗元《四维论》也有“廉与耻,义之小节也,不得与义抗为四维”31。说明连唐代理学宗师,也还没有将“义”简单地作为“忠”的附庸,但总算开启了南宋理学重提“三纲五常”问题的先河。朱熹曾据韩愈之说,认为“义,便作‘宜’字看”;又说“不可执定,随他理去如此,自家行之便是义”;还以为“义如利刀相似,人杰录云:‘似一柄快刀相似。’都割断了许多牵绊”,也强调了“义”自主作为的一面32。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七言: 
 
李太白《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元微之《侠客行》云:“侠客不怕死,事成不肯藏姓名。”或云,二诗同咏侠客,而意不同如此。予谓不然,太白咏侠不肯受报,如朱家终身不见季布是也;微之咏侠欲闻于后世,如聂政姊之死,恐终灭吾贤弟之名是也。33 
 
其说义有未安。盖聂政姊所以欲传者,惟成“贤弟之名”,非一己之名也。而李白所咏,则承袭司马迁《游侠列传》“既已寸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传统。盛唐时代法制统一,行侠者自然需要“匿名藏身”,以逃避官府追捕;而中唐以来法制不统一,侠者自可名著于世,甚至炫售于市,正是李白与元稹所处时代不同所致。 
从元稹的诗句,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唐代“牛李党争”的大题目。党争的主角之一李德裕,就写过一篇《豪侠论》,特别强调了“侠”与“义”之间的依存关系。他认为: 
 
夫侠者,盖非常之人也。虽以然诺许人,必以节气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34 
 
这种提法,对于一个当过宰相的人颇不寻常。自陈寅恪以来,“牛李党争”便是唐史研究聚讼纷纭的题目,引起我兴趣的问题是李德裕何以突发此言。好在傅璇琮等近年致力于李德裕资料的爬梳整理,提供了框架。傅璇琮据《北梦琐言》记载的“唐李太尉德裕左降至崖州,著四十九论,叙平生所志”35,确定这为李晚年被贬的磊落不平之作36。同时所作的短论当时辑为《穷愁志》,相关的还有《英杰论》、《近世节士论》、《朋党论》、《三国论》、《货殖论》等题。此刻李德裕已落难“江湖”,故能以“忧其君”之心,从容论及英杰豪侠之事。《豪侠论》笔端一转,说到了文士亦当“知义”: 
 
士之任气而不知义,皆可谓之盗矣。然士无气义者,为臣必不能死难,求道必不能出世。近代房儒复问径山大师:“欲习道,可得至乎?”径山对曰:“学道者,唯猛将可也。身首分裂,无所顾惜。”由是知士之无气义者,虽为桑门,亦无足观矣!3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
下一条: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相关链接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
·[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高忠严]村落自治实践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额尔毕黑 刘桂英]鄂尔多斯婚礼现代化转型与民间传统舞台艺术融合研究·[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刘晓峰]怪异与边界——对唐人小说中边界与秩序的个案分析
·[刘梦颖]社会流动背景下侗族掌墨师的工匠角色转型·[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
·[毛巧晖]神话资源现代转换的话语实践·[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茜]四川饮食民俗与餐饮业的转型发展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金丹妮]村落宗族的当代复兴及生存策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