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祭中出现的这两个故事,它们都是夸张离奇的“灵异孝故事”,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宣传贫民孝行感动天地,受到神灵佑护,获得超现实利益的例子。祗园祭之所以吸收了二十四孝中的这两个故事,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故事更有娱乐色彩,能够引起较浪漫的联想,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一方面也在告诉民众:孝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孝行可以感动天地,冥冥中受到神灵的佑护。因此祗园祭或其他神社的相关活动中引入二十四孝的题材,是神道及神社面临的时代背景所要求的,也是作为町众的庶民要求建立符合自己口味文化思想的反映。
综上所述,17、18世纪,进入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已进入全盛期,其影响力空前绝后地强大起来。神道的思想逐渐摆脱佛教的控制,逐渐向儒学低头。神社作为神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其神道思想、神事活动也显现出与儒学的融合。孝题材的引入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同时,二十四孝以其独特的民间品位深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领域,由与神社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町众”一手抬入神社寺院。祗园祭作为八坂神社的社祭,在一系列充满日本民族宗教色彩的神事活动中,加入象二十四孝这样具有儒家色彩的场景,也许正是那个时期特殊背景的产物吧。
(本文为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获首届“神道与日本文化”优秀成果佳作奖)
主要参考论文及书目
1.陶立璠《爱知县半山市龟崎町‘潮干祭’与山车雕刻中的中国题材》,《中日文化研究》第13期,勉诚出版社,1998年。
2.江玉祥《宋代墓葬出土的二十四孝图象补释》,《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
3.(日)京都市观光协会、祗园祭山鉾连合会《祗园祭》。
4.(日)《八坂神社》,学生社,1997年.
5.王勇等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6.王勇、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7.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8.(日)诹访春雄《中日比较艺能史》,吉川弘文馆,1995年。
9.(日)石崎又造《支那俗文学史》,弘文堂书房,1943年。
10.(日)真弓常忠《古代祭祀的构造与发达》,临川书店,1998年。
11.(韩)《高丽史》,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90年。
注释:
--------------------------------------------------------------------------------
[1] 将神舆抬到河边进行清祓的仪式。
[2] 将神舆抬到固定的地方进行祭拜的仪式。
[3] 装饰过的山车按既定的路线进行游行。
[4] 将祭拜过的神舆送回神社的仪式。
[5] 起源于中国古代杂耍的伴奏音乐,奈良时期传入日本,是后来成为“能”乐的“猿乐”与“田乐” 的源流。
[6] 平安时期开始出现的民间舞蹈,原为祭祀田神时表演,后成为神社活动的专门表演项目。
[7] 鉾车巡行时在鉾车上演奏的乐曲,使用的乐器有鼓、钲、笛子等,所有曲目为各鉾独有,演奏人员约40人。这种形式形成于室町时代末期,受能乐的影响较深。
[8] 这里的“山”指山车。
[9] 长刀鉾较特殊,不用抽签,每年排在巡行的第一位。
[10] 围绕着幕府继承权问题展开的全国大名之间的战斗。始于应仁元年(1467年),历时11年。
[11] 见江玉祥《宋代墓葬出土的二十四孝图象补释》,《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
[12] 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90年版。
[13] 主要指日本历史上的镰仓(1192-1333年)、室町(1333-1603年)时代。
[14] 见陶立璠《爱知県龟崎町の潮干祭と中国起源》,载(日)《日本文化研究13》,勉诚出版,1998年8月。
[15] 神道信奉者。
[16] 见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四章。
[17] 指以城市手工业者、商人为主体的平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网页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