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数为纪”是古今共同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以数为纪”不属于某一特定的时代,它是古人今人共同拥有的。下面是我们选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例证。
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以数为纪”,出现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用专业术语讲,就叫“兆序”。如一期卜辞(节选):
丙戌卜, 贞, 允其来。十三月。一
贞, 允其来。二
贞, 允其来。三 《合集》三九七九正
这例卜辞后面的数字“一、二、三”就是“以数为纪”。这些“以数为纪”的作用,李学勤先生说:“殷墟甲骨大都有兆序,在兆侧刻上‘一、二、三、四……’等数字,容易看出兆与兆和兆与卜辞间的联系,所以卜辞可以刻得大一些。”[6]有的兆序多达十七八个。关于商代甲骨卜辞中兆序问题,大家可以参看胡厚宣先生的文章《卜辞同文例》,[7]此处不复赘引。这是第一个例证。
例证二,是三国时代的董遇所说的“三余”。《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注云:“《魏略》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若(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例证三,是北宋时代的欧阳修所说的“三上”。欧阳修《归田录》(卷下)载:“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例证四,是南宋时代的朱熹所说的“三到”。《朱子读书法》(卷一)记载朱熹的读书经验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者乎?”
当代的“以数为纪”就更加普遍了,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反五反”、“一化三改”、“三老四严”、“五讲、四美、三热爱”、“四个现代化”、“三步走”、“四项基本原则”、“三讲”、“三个代表”、“二个‘务必’”等。
这些“以数为纪”无论属于我们上面划分的哪种类型,都可以叫做“经验”、“教训”。既然是经验教训,就有指导未来实践的作用,因此这些经验教训中的某些内容再经过加工、提炼、综合,很自然地可以转化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较为长远的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比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下文简称“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姆维尼时将其表述为:[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的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条是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确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们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这一方针,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的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同时,还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
这段讲话中的“以数为纪”有:“第一条”、“第二条”、“然后(第三条)”;“四项基本原则”、“四个现代化”、“两个阶段的目标”、“两个条件”、“两个开放的政策”、“两个方法(民主和法制)”等。
这是口头语言中的“基本路线”。在书面语言中,它则是另外一种形式。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前进》对“基本路线”的表述是: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这个报告的基本思路来源于邓小平同志的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的讲话。两相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有两点不同:一是在表达方式上,前者是口头语言,“以数为纪”用的较多,后者是书面语言,“以数为纪”用的较少。二是在逻辑推理上,前者重在将要表达的话层次分明地说清楚,力求简短、明了;后者重在阐述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条理性强,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书面语言的优势。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将其进一步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同志讲,“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那么,这就是我们当代的“洪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3-11 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