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尚丽新]汲古阁刊刻《乐府诗集》源流
  作者:尚丽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7 | 点击数:19588
 

  (三)汲扆本述评

  汲扆本是在汲本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毛扆认为汲本不够令人满意,所以才会有再一次的校订。总体上来说,通过毛扆的这一次校订,产生了汲古阁本《乐府诗集》中最完美的一本,它在内容上相当接近傅宋本。它订正了绝大多数的汲本遗留的、汲晋本刊刻时产生的脱漏、讹误臆改之处,它对汲祖本(元本、王毛校)由于“先天缺陷”(汲祖本的底本是一个后期重印的无补版的明修本,漫漶断板较为严重;对校的绛云楼宋本是一个后期产生的、讹误甚多的本子)所产生的讹误进行了大胆的校改。当然,这种校改的主要依据是“他书”,因为毛扆没有看到过傅宋本,他之所以能够使汲扆本达到与傅宋本基本接近的程度,主要是依靠了他校。

  1.汲扆本的改动

  1)通过版本对校订正汲晋本的脱漏、讹误、臆改

  2)改汲祖本

  第一,以陆校、冯校订补王校的脱误

  第二,据他书订正绛宋、元本的讹误

  第三,对于汲祖本内部、即绛宋与元本的异文,或汲祖与他书之间的异文,斟酌高下,以意去取。取舍之时难免要引据他书。

  2.汲扆本的缺陷

  可以说,汲扆本的产生,使得汲祖本、汲晋本的绝大多数的错讹得到订正,但仍难免有所挂漏;不仅如此,汲扆本在订误的同时自身亦产生了一些讹误。

  1)晋本的脱漏、讹误和臆改

  2)底本之误

  沿袭底本之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据版本、其它校本(如陆校、冯校等)及他书可以订正的,一种是不见傅宋本无法订正的。在第一种情况下,毛扆应该校改却未能校改,这属于毛氏校勘的挂漏。如卷七十宋鲍照《行路难》之二,傅宋本作“ 璇 闺玉墀上椒阁”,“璇”字符本作“璇”,陆贻典校曰“元本璇,宋璇。”劳权校曰“冯璇。”这表明绛宋亦应是“璇”,王咸漏校,汲古阁三本沿之。再如卷七五唐李白《独不见》,傅宋本、元本皆作“春蕙 忽 秋草”,王咸校“忽”字作“急”字,冯校作“忽”,王校误,汲古阁三本沿之。但在第二种情况下,毛扆是无法校改的。如卷六五陈后主《前有一樽酒行》,傅宋作“日落绮罗解 ”,元本误为“鲜”,王咸、冯班均未出校,可见绛本亦误,汲古阁三本皆沿元本之误。如卷七二唐顾况《古离别》傅宋、元本有作者名,王校、冯校均删却,即绛宋无,汲古阁三本均遵绛宋,不署作者名。再如卷八一唐齐巳《杨柳枝》,傅宋本、元本作“凝 重 多含雨露深”,王咸出校“重”作“碧”,可能是来自绛宋,亦可能来自王咸的改动,汲古阁三本皆沿之。虽然这个“碧”字大约在意境上更胜,但早期的宋本作“重”,亦说得通,显然不能轻易以晚改早或以他校改对校。毛扆之所以无法出校,是因为他确实没有看到傅宋本。恰如傅增湘所言“若非亲见宋本,又焉能悬断其得失耶?”

  3)汲扆本自身的讹误

  上述所列那种“乙一作乙”的情况,其来历是这样的:假设汲晋本、汲本原是“甲一作乙”,毛扆重订时斟酌再三后选定了“乙”,上版时就将“甲”改作“乙”,并在“乙”处补一个墨等,成为“乙一作▓”这样一种形式。但有时因为上板时疏忽,刻工漏修,忘了补一个墨等上去,就成了“乙一作乙”的形式。

  3.汲扆本评价

  汲扆本是汲古阁本《乐府诗集》最后的一本,也是内容上最为完善的一本,它代表了汲古阁整理《乐府诗集》的最高水平。它的出现,是以明末清初常熟文人校勘《乐府诗集》活动为基础的。尤其是陆贻典,他广列诸校--冯校、赵校、钱校、王毛校、钦校,为毛扆校书提供了可资参校的丰富的材料。汲古阁丰富的藏书,又为毛扆提供了他校的材料。在校本、他书齐备的条件下,汲扆本以求得事实之真为主要目的,从而克服了明修本和绛宋本带来的先天缺陷,成为清代及近现代一个远胜于元本的通行善本。

  当然,汲扆本克服汲祖本的先天缺陷主要是通过他书校改,这就决定汲扆本亦具有不可避免的版本缺陷。因为他没有见过傅宋本,无法全面反映傅宋本的面貌,也就是说,它无法全面反映一个版本的历史之真。由此更可见傅宋本的可贵,因为它体现了古本之真与事实之真的统一,而绛宋本体现的则是古本之真与事实之真的背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国家文学信息网 2007年01月19日

上一条: ·[高小康]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
下一条: ·[董晓萍]北京城市用水的民俗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