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种学始终介于社会科学以内和以外,它既无法脱离自然科学,也不能脱离人文科学。它的独特性在于综合了这两方面学科的方法,为对人类的概括认识服务,也就是说,为人类学提供服务。 |
经济学的情况特别能说明问题,因为在其自由的形式下,人们抱怨它玩弄抽象的概念。但是,在社会科学里,如同其它地方那样,抽象可以按两种方式予以理解。通常,它作为对具体事实进行武断划分的借口。经济学在过去曾是这个错误的牺牲品。反过来,当代数学(所谓“ 定性数学”)应用于经济理论的近期企图,已经获得出色的成果:理论越是成为数学的,因而——表面上——是抽象的,它就越是在其始阶段强制要求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具体的对象,如同其形式主义的题材和内容那样。没有任何一种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形式比冯诺伊曼和摩根斯顿1944年在《游戏理论与经济性能》中介绍的按高度数学方式进行处理的方法更接近马克思主义观点:他们认为,这个理论适用于划分为不同竞争团体的社会,并在这些团体之间产生对抗或联盟。与人们可能相信的情况相反,社会科学的数学化丝毫不会伴生一种不近人情的结果。它符合这一事实,即在每个学科的内部,理论趋向于成为越来越笼统抽象的概念。使用数学表达式,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揭示了一种共同语言。 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种共同语言是可能的,因为它所适用的对象在实际上是一致的。
在心理学与社会学方面,也出现了同“人文主义”接近的情况。因此,在研究无知觉生命的机制时,精神分析学家们使用一种一系列象征符号体系,如果各种社会老套子和语言也是基于精神的无知觉活动的话,这种体系最终则是社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使用的同一体系。
社会科学的这种汇合值得人们在那里留意一下。首先,我们的各门科学是各自孤立的,以便深入发展,但是,达到某一深度时,它们最终会成功地汇合在一起。于是,在某一客观点上,人类精神统一性,——或者更确切地说,人性的普遍存在——的古老的哲学假设将逐渐得到验证。在人们论及的某一角度:个体或集体,在其控制最少的,或者通过传统机构提交的表面表现中,人们发现,人的精神时时处处遵守相同的规律。
第三个浪潮
![](/upload/userfiles/science_sociales04_250.jpg) |
列维-施特劳斯在亚马逊盆地,脚边站着他的旅伴-小卷尾猴吕桑达(巴西1935-1939年)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
人种学和历史使我们面临同一类型的变迁。人们长期相信,历史只是在极力准确地恢复过去的原貌。实际上,如同人种学那样,历史也在研究不同于我们所生活的其它社会。它们这两门学科都在致力于扩展一种具有普遍经验规模的特殊经验,或者更广义地说,因此成为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刻的人们可以享用的经验。
如同历史那样,人种学因此列入人文主义传统。但是它的作用是首次制定一种人们可以称之为民主的人文主义。在建立在对希腊与罗马社会(因为人们当时不知道其他社会)的简单对比基础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的人文主义,以及十九世纪的异国情调的人文主义——它在以前的文明中增加了东方文明与远东文明(但仅仅通过书面文献和图示文献)之后,人种学出现了第三个浪潮——无疑是最后一个浪潮——因为它是整个社会科学中,有限世界的最具特色的一个浪潮,到了二十世纪,它就成为我们的地球。人种学需要研究全部人类社会,以便对人类做出整体认知;最好的是,这些“残余”社会的特殊特性导致它创立新的认知模式,从它们当中人们将逐渐发现,它们可以有益地应用于对各种文明的研究,其中包括我们的文明。它将同时从表面和深入地起作用。
技术文明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文明
![](/upload/userfiles/science_sociales05_250.jpg) |
波若若额头裹巾,列维-施特劳斯从巴西带回
© 布杭利码头博物馆 |
由于缺乏书面文献和图示文献,这些认知模式较之其他社会科学的模式而言,既是更加表面的,也是更加内心的(人们也可以说:更加粗俗和更加精细):一方面,从外部进行研究(人体形态学研究,史前研究,工艺学研究),另一方面,从内部进行研究(对分享生存的群体进行人种学确认)。人种学始终介于社会科学以内和以外,它既无法脱离自然科学,也不能脱离人文科学。它的独特性在于综合了这两方面学科的方法,为对人类的概括认识服务,也就是说,为人类学提供服务。
冒着令本报告文不对题的风险,我们特此声明,并非自称是社会科学,而且自行与其余学科隔离开来,我们的学科就能使文明富有人情味;而只要简单地寻求让其变得更加科学就可以了。技术文明并非一种单独的文明,它要求专门技术的发明以便获得改善:使社会生活富有人情味并非某一个行业的任务。它取决于所有的人和一切科学门类。
使技术文明富有人情味,首先必须从人类总的历史前景来考虑这个问题;然后,分析和了解它的到来和运行的动力。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熟知和精通。我们科学的贡献将发生变化,并非按照容易一时随心所欲的、可疑的方法,而是根据人类将要面临的新的前景,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固有的特性及其历史,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判断它们。
参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8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