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十点左右,鞭炮鸣,席散。“成人”和“新妇”双双提着灯笼邀请舅父到“新妇房”看“出灯”。众人涌入“新妇房”,由“会兄弟”主持闹洞房。为增添娱乐气氛,其中自有戏谑之处,但若依据其道白,却是渊源有自,雅致十足。所以,在莆田乡村,闹洞房一直被称为“做经文”。
“做经文”的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说的是一对新人在元宵之夜出游, 人潮熙攘,“成人”抱起“新妇”,让伊(她)免去踮脚赏灯之苦。因为“出灯”与“出丁”谐音,为取“出丁”之吉意,“抱出灯”乃成“做经文”的保留节目。
在毛泽东时代,孙村成年人的文盲率依然逾半,但这丝毫无妨他(她)们在乡村的寒冬深夜里,在莆田“十音”(十种民乐器合奏)名曲“驻云飞”舒缓乐音间,沉浸于对他(她)们而言可能一知半解然而却是文气横溢的“经文”道白之中,加上“新妇”开口闭口自称“奴家”的羞涩昵喃,以及吊挂眠床前、画有“麒麟”“凤凰”、内置摇曳烛火的纸糊灯笼(俗称“凤灯” ),教人不由重拾唐宋遗绪,直追明清雅韵──
(“会兄弟”道一句,“成人”或“新妇” 跟一句)
成人:今瞑风清月朗,大家兄弟叫咱两人齐来出灯达溜(即“溜达”)。
新妇:既然出灯达溜,乃兄,前面火光闪闪,此乃是何吉兆?
成人:贤妹汝(即“你”)不知,那是天赐麟儿。
新妇:既是天赐麟儿,待咱俩人走前迎接。乃兄,灯给挂许高,奴就看不着。
成人:贤妹汝既看不着,待乃兄抱罢起看。
新妇:东边灯上,话有一幅故事,话有一头狮抢球。
成人:贤妹汝不知,那是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
新妇:既是麟吐玉书,下面还有诗题一首。
成人:贤妹汝会识未识?
新妇:奴半字不知。
成人:汝既不知,待乃兄诵给汝听:麟也,麟也。麟是趾,麟是角,麟是君子,兴也。那是当年赵钧五子齐荣,丁出三元五桂。
新妇:东边看已毕,抱奴西边去看。
(成人抱着新妇,掉转方向)
新妇:西边灯上,话有一幅故事,话有一头鸡啄月。
成人:贤妹汝不知,此乃凤朝阳,给汝看做鸡啄月。
新妇:既是凤灯,下面还有诗题一首。
成人:贤妹汝会识未识?
新妇:奴半字不知。
成人:汝既不知,待乃兄诵给汝听:凤也,凤也,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赋也。那是当年凤宿歧山,文王生于歧州,周武王为天子,后传百子千孙。
新妇:两灯看已毕,抱奴转去。
成人:晋(进)灯三元五桂。
新妇:放落百子千孙。
“抱出灯”结束,“会兄弟”带头喊赞句(俗称“四句赞” ):
会里兄弟闹洞房,宵衾帐内凤求凰(众喊:“好啊”)。
麟吐玉书生孔子,凤宿歧山出文王(众喊:“好啊”)。
在传统时代,婚礼上尚有带娱乐性的“经文”,如“刘备东吴招亲”、“瑞兰跑雨”、“乾隆游江南”、“范梯云郭怀德打擂台”等,“成人”、“新妇”在“会兄弟”的导演下扮演剧中角色,还由小孩扮丫头,说说唱唱,一直进行到天色将明。“抱出灯”因寓意多子多福而承传至今,而缺乏象征意义的纯娱乐性的“经文”在毛泽东时代即遭自然淘汰。
压轴戏是“娘妈请花”。“娘妈”为宋代出生于莆田湄洲岛的林默娘,即后来的海上女神妈祖。由一小女孩装扮成“娘妈”,头上插满花,端坐于架在桌子的椅子上。“成人”与“新妇”配合,行路、渡船去湄洲岛,从“娘妈”头上取回一枝花,寓意明年将生“打捕仔”(男孩)。
最后是“掩门”,“会兄弟”率众人退出“新妇房”,掩门休息,在夫家的婚礼告结。次日的仪礼为“新妇”带“成人”回娘家,俗称“请子婿”,这虽也是婚礼的一部分,但已转向缔结姻亲关系。
在毛泽东时代,神像被砸,庙宇遭拆,宗族活动属非法,这自然抑制了“例”在传统婚姻宗教性面向上的铺陈。但是,传统婚姻注重夫妇生殖繁衍、家族人丁兴旺的生物性的一面[16],则在“例”上依然彰显。是否与生殖繁衍这一传统婚姻的核心价值相关联,乃是婚礼之“例”在新时代里去或留的决定性因素。不看到这一点,既可能夸大传统“男尊女卑”观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范围,从而无从解释“成人”亲迎“新妇”的“敬妻之道”以及婚礼酒席上对母系的尊崇;同时也可能高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改造运动对民间规则的重塑,从而无从解释纯娱乐性、纯个体性(表达夫妻情笃)之“例”的式微以及上述具“得子添丁”寓意的传统婚礼之“例”何以在急风骤雨的时代变局中延续传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三农中国 2009-04-07 19:43:51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