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2003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汤晓青 刘亚虎 尹虎彬 刘大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3 | 点击数:28182
 

   (四)传说、故事研究


  传说研究中,一些著名的人物传说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杨宁宁的《“刘三姐”——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结出的硕果》认为,从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山歌、故事的表现形式看,壮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吸收融合是多方面的。30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揭示了梁祝传说的发生、发展中的变异规律31。

  故事研究的文章多为故事类型的分析。向柏松《“浴女”母题的传承与文化内涵的演变》谈到,中国民间文学中“浴女”母题以女子沐浴生子为基本情节,以水生殖崇拜观念为文化底蕴,经历了由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再生形态的发展历程。32林继富《源于怪的力和美——中国怪孩子的审美艺术》选取怪孩子故事的一个侧面——审美艺术进行分析,解剖了怪孩子故事的结构模式,描述了其审美艺术的表现形态的三个方面。33毕桪《霍加·纳斯尔和印度故事》分析了一些与霍加·纳斯尔(或称阿凡提)相关的来源于印度的故事的各种情况。34

  故事研究的专著有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这是作者在长期研究蟒古思故事文本文献和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蟒古思故事的专著。全书共九章,概括介绍了蟒古思故事的演唱民俗和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及其演唱的蟒古思故事基本内容,评述了蟒古思故事的搜集整理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详细考论了蟒古思故事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分别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本子故事和佛教神话传说在蟒古思故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析比较了蟒古思故事“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的神话主题和叙事结构,对蟒古思故事和《格斯尔》史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进行了影响比较。35

    (五)歌谣研究

   这一年歌谣研究的文章比较专注于挖掘歌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蕴。杜春燕《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从口述史和艺术史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哭嫁歌的价值进行了探讨36;夏敏《西藏情歌:爱欲中的文明果实》指出,相当多的西藏情歌有男女互赠信物(带、结、箍等)的礼俗内容。它们是两性身心融合的象征,也是早期抢婚制度的文化隐喻;在看似同心互爱的表达背后,隐含着传统社会两性的不平等和性别的二元对立。37

各民族民间演唱艺人、演唱习俗及其现实状况也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黄中祥《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萨勒—赛里》介绍,萨勒—赛里在哈萨克族民间既指一种民族传统风俗,又指能弹会唱的绅士式民间艺人。萨勒—赛里的诞生是草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8。张昀、阿力木赛依提《新时期的“阿肯弹唱”》谈到,在当代社会,“阿肯弹唱”这种哈萨克人民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作为哈萨克民族的象征,这种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并将成为21世纪草原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39杨晓《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讨论的是一种南侗民间的重要歌种——嘎老(即狭义的“侗族大歌”)——在当代语境中呈现出的传承变迁现象。4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李建宗]裕固族文学研究50年述评
下一条: ·200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雅婷]歌唱革命:东北书店出版物中的革命动员民歌研究·[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叶婷婷]温州市永嘉县高额嫁妆与家庭结构关系研究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