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朱自清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3 | 点击数:24241
 

  在《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朱自清认为:“现代人研究现代生活,比较地实在最为适宜;所以为真理的缘故,我们也应该有些人负这个责任。”并具体提出了“以现代生活为出发点的两种研究工作”:“一是专门就现代生活作种种研究,如宗教、政治、经济、文学等;搜集现存的歌谣和民间故事,也便是这种研究的一面。一是以现代生活的材料,加入旧有的材料里共同研究,一面可以完成各种学术专史,一面可以完成各种独立的中国学问,如中国社会学,中国宗教学,中国哲学。”[2]

  在《诗言志辨·序》中,他说:“现在我们固然愿意有些人去试写中国文学批评史,但更愿意有许多人分头来搜集材料,寻出各个批评的意念如何发生,如何演变——寻出它们的史迹。”[3] 他正是抓住“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几个核心主题,搜集整理资料,辑录而成《古逸歌谣集说》、《诗名著笺》等。

  在这些文章里,他提出了现代人的学术研究,不能只是以研究古代为职志,而要关注现代生活,也就是说,宗教、政治、经济、文学等都应当是现代学;同时,他也阐述了“搜集现存的歌谣和民间故事,也便是这种研究的一面”,“认识经史以外的材料(即使是弓鞋和俗曲)的学术价值”,把歌谣学和故事学纳入到现代学术的范畴和轨道之中。这一原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也是葆有前沿意义的。朱自清的学术见解、学术风格及其学术研究实践,不仅是与当时“清华学派”的学术风格一致的,也与当时兴起的“白话文运动”、“歌谣运动”等思潮血肉相联。

  在此“搜集现存歌谣和民间故事,也便是(这种现代)研究的一面”的学术思想下,朱自清一面撰写《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和《中国文学史讲稿提要》,一面于1929年春在《大公报·文学周刊》上连续两期发表了《中国近世歌谣叙录》[4],同年暑假后开设了“歌谣”课程,并编有讲义。[5] 显然,《中国近世歌谣叙录》这个20世纪初歌谣收集与研究的目录,是为即将于暑期过后开设的“歌谣”课程准备的材料。

  朱自清生前最后一年的日记中写道:“芝生(即冯友兰——本书作者注)谓余等之研究工作兼有京派海派之风,其言甚是;惟望能兼有二者之长。”[6] 显然,他对冯友兰的这一评价倍感温馨和认同。

   (二)歌谣研究

   朱自清在文学研究的领域里涉及的很广,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歌谣研究遗产,是他在清华大学多年的讲稿《中国歌谣》一书。浦江清先生在全国解放后于1950年6月为其《中国歌谣》一书写的《跋记》里说:“朱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歌谣’这课程是从1929年开始的,在当时保守的中国文学系学程表上显得突出而新鲜,很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他编好讲义四章:(1)歌谣释名,(2)歌谣的起源与发展,(3)歌谣的分类,(4)歌谣的结构;有油印本,题名《歌谣发凡》。在1931年,又增补了两章:(1)歌谣的历史,(2)歌谣的修辞,作为第三和第六章,改题《中国歌谣》,有铅印本。他的计划一共要编写十章,后面四章,粗具纲目,收罗了材料,没有完成。这是部有系统的著作,材料通乎古今,也吸取外国学者的理论,别人没有这样做过,可惜没有写成,单就这六章,已足见他知识的广博,用心的细密了。”[7]

  这部书的确是他人没有做过的。在朱自清之前,虽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郭绍虞的《中国文学史纲要·韵文先发生之痕迹》和《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论及歌谣的起源,虽有胡怀琛撰《中国民歌研究》(出版于1935年)、钟敬文编《歌谣论集》(出版于1928年)但相比之下,胡著没有朱著来得深刻精审,钟编没有朱著来得系统全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上一条: ·[刘锡诚]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
下一条: ·[刘铁梁]开拓与探索的历程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王雪]高擎民间文艺学旗帜——评刘锡诚《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
·[庄振富]民间文艺学的百年回顾——刘锡诚《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述评·[侯仰军 林继富]彰显独特魅力 关注日常生活
·[祁连休]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的学术范畴·[毛巧晖]民研会:1949—1966年民间文艺学重构的导引与规范
·相识满天下 知音世不稀——刘锡诚先生访谈录·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