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锡诚]“新时期文艺”的诞生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8 | 点击数:10533
 
 
我们进驻了西苑饭店后,徐迟很快把他草拟的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的书面讲话稿《文学艺术的初夏》交来了。经林默涵和张光年看过后,派我到北京医院向郭老送审。525日上午,我来到北京医院郭老病房外面的接待室,把讲话稿交给郭夫人于立群审阅。她拿着文稿回病房去了,我在接待室里等待她的回话。于立群看完文稿后,从病房回到接待室来,向我谈了她对书面讲话稿的意见。于立群说:(1)《文学艺术的初夏》这个题目不好,“春天”是有特定含义的,“初夏”则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2)徐迟的稿子里说郭老“扶掖”青年,这个“扶掖”不好,听起来不舒服。(3)黄镇(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的讲话很好,这个发言稿则很平淡。(4)茅盾(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的发言稿中也没有“在华主席领导下……”等这样的话。于立群同志还说要加上一些内容:在我们这次大会之后,文联及各协会的机构就恢复工作了。要开展新的工作,同时,也要更加深入地揭批“四人帮”,这个意思要加进去。“四人帮”的余毒并没有完全揭完。既要有新创造,同时也要继续批判。“冲锋陷阵……”这一段是指什么说的?是指对工作,还是指对敌人战斗?他的意思是要取得新的成果。这种精神,是否要用这种词汇来形容呢?这也与后面的“春来了”“百花齐放”的格调不一致嘛。要取得新成果,同时要勇敢地、长期不懈地揭批“四人帮”。郭老讲话的最后部分,要加上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的内容,可参考茅盾的发言稿。
于立群讲完意见后,郭老秘书王庭芳也谈了几点意见。他说:不要“初夏”这样的意思,写“春意更浓了”就可以了嘛。要写上有的老战友去世了,我们深切地怀念他们。这就更增加了对“四人帮”的仇恨。特别希望加重写周总理对文艺的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深入生活,改造思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作家是劳动者,作家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全社会要尊重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劳动。党对文艺的领导是党的政策的领导,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领导,不是某一个人说了一句话,都得听,如果这样,就会弄得无所适从。
听完郭老身边人员代表郭老谈的意见后,我赶回西苑宾馆,向林默涵、张光年、冯牧三位领导汇报。他们都意识到徐迟起草的稿子已经被否定,只能再找别人另执笔重写了。但27日会议就要开幕,所剩时间不多了,事情紧急,他们当即指定我和谢永旺、阎纲连夜起草。我的心里打鼓,连徐迟这样的大手笔都被否定了,我们这些人能行吗?但已来不及多想了,后天早上会议就要开幕了。
我、谢永旺、阎纲三人分工,写完后再统一对接修饰,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把稿子交给领导修改。26日下午,我再次带着新稿《衷心的祝愿》来到北京医院送审。郭老的家属们和秘书在一起研究了新起草的文稿,统一了看法,由郭老的女儿郭纪英向我谈意见。她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
第一,稿子上被删掉的几句话还给人以新鲜感,可以恢复;
第二,篇幅还可以再短些,有些一般文章中常见的话,可以不说。郭老身体不好,要集中表达他百感交集的心情;
第三,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几句话,希望再加强些。
郭老的书面讲话稿通过了!我如释重负。回到宾馆,赶紧交付排印。我们毕竟没有辜负林默涵、张光年、冯牧等领导和大会的重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上一条: ·[刘锡诚]李苍彦《俏皮话里的手工艺》序
下一条: ·[刘锡诚]《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序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李国太]革命文艺的“生成”:川陕苏区红色歌谣创编机制研究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杨婷婷]“抗日”与“娱民”的兼顾
·[杨镕]从“老妈上京”到“跑驴”·[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