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1 | 点击数:20189
 

 

 参考文献

[1]容肇祖.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的经过 [J].《民俗周刊》,1928,(17-18)

[2]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本选编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6]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释言语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孙诒让.周礼正义 [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王先谦.荀子集解 [M] 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9] 班固.前汉书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 刘勰.刘子新论》[M]《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11] 阮籍.阮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 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出版社,1990

[16] 黄遵宪.日本国志[M] 广州:光绪十六年羊城富文斋刊版。

[17]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上海三联1988年影印本。

[18] 无名氏.支那风俗改革论[J].大陆,1902.(2.3),上海作新社。

[19] 国粹学报[J].1905(320日第三号)

[20]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1]应劭《风俗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 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招股并简章[A].二十世纪大舞台[J]第一期,张锡勤.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3]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A].张锡勤.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4]戴忠骏.改良社会刍议:孔昭汾序[A].改良社会刍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

[25]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6韩非子[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7

 [] 作者简介萧放,(1960—),男,湖北英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这从1885年英国人艾约瑟应赫德请求,编译出版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西学略述》对英国民俗学的译介中,可以得到证明。当时的西学介绍中有风俗学一节。风俗一学,乃近泰西格致家所草创。原以备征诸荒岛穷边,其间土人,更无文字书契,莫识其始者皆可,即其风俗,而较定其源流也。此学起于好游之人,或传教之士,深入荒岛,远至穷遽。见有人民,衣食皆异,兼之言语难通,无缘谘访。似此日记既富,要皆返国印售。格致家取而为之互参慎选,勒部成书。皆各即其婚食丧祭讳算起居,以测定其或为今盛于昔,或为昔盛于今。……近英人鲁伯格与戴乐耳,皆喜访查此学,大著声称。”(《西学略述》卷七,光绪岁次丙申(1896)镌,上海著易堂书局发兑)

[] 《管子.四时》: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12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 《毛诗正义》卷一周南关雎诗序风风也释文引刘氏说,《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69页下,中华书局,1980

[] 《毛诗正义》卷一周南关雎诗序风风也释文引刘氏说,《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69页下,中华书局,1980

[]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十四夏官合方氏,第2698页,合方氏同其好善注疏引贾疏,中华书局,1987.

[] 《毛诗正义》卷七陈木分 序,《十三经注疏》上册,第376页中,中华书局,1980

[] 孙希旦《礼记集解》上册,卷四曲礼上第一之四,入国而问俗 郑玄疏。第91页,中华书局,1989.

[] 《风俗通义》应劭序引《传》曰,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1990.

[] 《风俗通义》应劭自序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1990

[11] 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第九章汉魏乐论的民俗观。

[12] 元大德刊本《风俗通义》李果序,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福建一,总志:风俗之殊,其与政通,阴阳寒暑之所布濩,山川燥湿之所融结,五土异宜,此系于天者也。上导之则为风,下被之则为俗,此从乎人者也。(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14页,1986)江苏:然风俗者,教化之所移易,非独其水土之性殊,气习所尚不同也。(同上,第61页)

[14] 陈独秀《论戏曲》,1904年用白话文发表在《安徽俗话报》第11期,1905年又改写成浅近的文言,刊于《新小说》第2卷第2期,《陈独秀文章选编》,第57-60页,三联书店,1984.

 

 

                                                                    (刊发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华文]民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民俗文化改造
下一条: ·[万建中]民国的风俗变革与变革风俗
   相关链接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
·[邵晨宁]古代“麻风女型故事”的形成及其意义·[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
·[察应坤]村级治理中革新力量与风俗的博弈·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刘晓悦]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郭炳亮]明、清方志风俗观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