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容肇祖.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的经过 [J].《民俗周刊》,1928,(17-18)
[2]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本选编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6]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释言语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孙诒让.周礼正义 [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王先谦.荀子集解 [M] 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9] 班固.前汉书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 刘勰.刘子新论》[M]《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11] 阮籍.阮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 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出版社,1990
[16] 黄遵宪.日本国志[M] 广州:光绪十六年羊城富文斋刊版。
[17]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上海三联1988年影印本。
[18] 无名氏.支那风俗改革论[J].大陆,1902.(2.3),上海作新社。
[19] 国粹学报[J].1905(3月20日第三号)
[20]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1]应劭《风俗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 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招股并简章[A].二十世纪大舞台[J]第一期,张锡勤.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3]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A].张锡勤.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4]戴忠骏.改良社会刍议:孔昭汾序[A].改良社会刍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
[25]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6韩非子[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7
[①] 作者简介萧放,(1960—),男,湖北英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②]这从1885年英国人艾约瑟应赫德请求,编译出版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西学略述》对英国民俗学的译介中,可以得到证明。当时的西学介绍中有“风俗学”一节。“风俗一学,乃近泰西格致家所草创。原以备征诸荒岛穷边,其间土人,更无文字书契,莫识其始者皆可,即其风俗,而较定其源流也。此学起于好游之人,或传教之士,深入荒岛,远至穷遽。见有人民,衣食皆异,兼之言语难通,无缘谘访。似此日记既富,要皆返国印售。格致家取而为之互参慎选,勒部成书。皆各即其婚食丧祭讳算起居,以测定其或为今盛于昔,或为昔盛于今。……近英人鲁伯格与戴乐耳,皆喜访查此学,大著声称。”(《西学略述》卷七,光绪岁次丙申(1896)镌,上海著易堂书局发兑)。
[③] 《管子.四时》:“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第12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④] 《毛诗正义》卷一周南关雎诗序“风风也”释文引刘氏说,《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69页下,中华书局,1980
[⑤] 《毛诗正义》卷一周南关雎诗序“风风也”释文引刘氏说,《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69页下,中华书局,1980
[⑥]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十四夏官合方氏,第2698页,合方氏“同其好善”注疏引贾疏,中华书局,1987.
[⑦] 《毛诗正义》卷七陈木分 序,《十三经注疏》上册,第376页中,中华书局,1980
[⑧] 孙希旦《礼记集解》上册,卷四曲礼上第一之四,“入国而问俗”下 郑玄疏。第91页,中华书局,1989.
[⑨] 《风俗通义》应劭序引《传》曰,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1990.
[⑩] 《风俗通义》应劭自序“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1990。
[11] 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第九章汉魏乐论的民俗观。
[12] 元大德刊本《风俗通义》李果序,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福建一,总志:“风俗之殊,其与政通,阴阳寒暑之所布濩,山川燥湿之所融结,五土异宜,此系于天者也。上导之则为风,下被之则为俗,此从乎人者也。”(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14页,1986)江苏:“然风俗者,教化之所移易,非独其水土之性殊,气习所尚不同也。”(同上,第61页)
[14] 陈独秀《论戏曲》,1904年用白话文发表在《安徽俗话报》第11期,1905年又改写成浅近的文言,刊于《新小说》第2卷第2期,《陈独秀文章选编》,第57-60页,三联书店,1984.
(刊发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