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乌丙安]哈萨克情歌艺术魅力赏析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2 | 点击数:25140
 

    (二)深层意境

    透视哈萨克情歌的表层形象,可以体会到这些情歌的深意。这是鉴赏哈萨克情歌的重要着眼点。

    哈萨克情歌所概括的社会生活绝不局限于表面的爱情生活,更主要的是含蕴着丰富的美的理想和为实现这些理想所显示出的斗争精神。通过爱情的表抒,看到了哈萨克族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思想特点。这是抒情的基础和源泉。在传统情歌中,爱情自由所遭遇的磨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所迫的离散;一是阶级压迫的摧残。前者所描绘的怀念与分离,是由放牧生活的奔波搬迁不得已形成的,是苦难生活的一般写照;后者所描绘的悲愤与忠贞,是由封建势力和恶俗的加害形成的。这两种状况都传达出哈萨克人民深刻的讴歌自由的意愿。尤其是后者,更为鲜明。

没有野狼,羊群过得平安,

没有巴依,我俩不会分散;

每当想起我的情人,

眼泪涟涟揩不干。

我不愿离开你的身旁,

怎奈财主老头要把我抢走;

相依为命的少年啊,

你快挽紧我莫松手!

你好吗?美丽的阿衣可拉,

我想你想得肠子都快断了,

很长时间我不能见到你,

因为我在山这边为巴依牧马。

    在许多抒发爱情的歌中,写意的中心往往都集聚在以“巴依”为代表的封建牧主的淫威方面,使听歌者从这里听到弹奏东布拉弹破了指甲的怨恨,听到唱歌人把心唱碎了悲愤。当爱情的自由遭到了践踏时,人们便用加倍的坚贞向恶势力抗争。从这个意义上出发,这些情歌都具有斗争性格。

  与此同时,情歌中还唱出封建习俗对爱情自由的束缚和干预,成为哈萨克情歌写意的重要方面。哈萨克族情歌所表述的爱情虽然十分奔放,但是从另一方面依然可以看到爱情受到某些习俗势力压抑的迹象。有一支题为《要不……》的歌,便唱出这种情状。

约砂山上的青松,

树根盘进岩缝;

要不,怎经得住猛烈的山雨山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华文]叙述与文化:在表层和隐义之间
下一条: ·[陈华文]试论两兄弟型故事产生、传承的动因
   相关链接
·[杨镕]文本化与语境化:民间艺术传承的双重路径·[赵帅鹏]民俗物质性:从新艺术史到图像民俗的理论接合与跨界思考
·[张佳庆]艺术乡建的当代性问题和传统性价值研究·[徐伊雯]水陆画艺术解构新诠
·[熊婧彤]乡民艺术与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吴竞尧 牛乐]“艺术在地化”与“在地化的艺术”
·[闻云峰]彝乡的“年味”:云南省洱源县松鹤村吹吹腔春节演剧的调查研究·[王小明]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热贡艺术唐卡传承与保护
·[王邓军 王琪]图像学理论下徽州汪满田鱼灯艺术探析·[刘卓越 孙义苏]非遗活态传承中的身份重构:梅庵派古琴传承人的代际实践
·[刘源源]艺术民俗学视野下大南坡村乡建中的乡民艺术研究·[刘丝雨]都市传说演变历程中的功能转向:基于“下水道有鳄鱼”故事的爬梳
·[胡洋]现代民俗学表理论方法的回顾与反思·[洪鑫珂]论网络民间文学的创作者
·[邓又嘉]非遗语境下传统表演艺术的“新生”·[蔡卓睿]以“乡愁美学”驱动艺术乡建中生产、消费重构的路径研究
·《民族艺术》:2025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5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5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