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利慧: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3 | 点击数:16053
 

 

    注释:

 

    1 本文论述的前半部分,以《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为题,发表于《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后半部分以《历史关怀与实证研究--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之二》为题,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现加删节后,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 民间文艺学,按照目前国际上较普遍的分类原则,是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在中国,它经常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民俗学相并列。

 

    3 参看许钰《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中国一百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第325-330页;刘魁立《为构建、推进民众学问而奋斗不息的人》,《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4期;王文宝《中国民俗学运动的“世纪之星”》,《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等等。

 

    4 见杨利慧编《钟敬文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16-22页。

 

    5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序》,见董晓萍编《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页。

 

    6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页。

 

    7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8 借用日本学者武田淳泰的说法。见加藤千代《钟敬文之日本留学--从日中交流方面论述》,何乃英译,见钟敬文主编《民间文艺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9 加藤千代《钟敬文之日本留学--从日中交流方面论述》,《民间文艺学探索》,第74页。

 

    10 钟敬文在《从事民俗学的反思与体会》中,对自己“从文学切入”的学术特点及其局限进行了反省。

 

    11 马昌仪《求索篇--钟敬文早期民间文艺学道路探讨》,《民间文艺集刊》1983年第4集。

 

    12 钟敬文在谈到上述多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他的影响时,还曾特别指出:“松村武雄博士对神话的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也给了我一定的影响”(见《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自序》),由此一斑更可显见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形成的一个原由了。

 

    13 参见钟敬文《民族民间文艺的巨大作用》(1991)、《关于故事记录整理的忠实性问题》(1980)、《「民间文学」发刊词》(1955)、《搜集研究民间文艺对其他学艺的益处--民间文艺论的一断片》(1949)等。见《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以及《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董晓萍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 钟敬文《民族民间文艺的巨大作用》,见《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第111页。

 

    15 董晓萍《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编后记》,见《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第530页。

 

    16 钟敬文《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序》,见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8 见《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第223247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在这篇论文中,钟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这类神话的产生时期。作者认为,神话的产生是在血缘婚还在流行(至少也是被允许)的时期,其立论的依据是:当代民间口头传承中,“还遗留着比较原始形态的说法”;在我国周围的许多地区或民族中,也有相关的神话资料;在我国古代文献上,有相关风习的记述。作者文中明确地说:“其实,这不过是原始时代风习的遗留……它作为一种文化残留物,一直被保存在现在的口头传承中”,“它是经过严格的历史筛滤而仅存的‘文化遗留物’”。从关注问题的角度、论证方法到所用术语,显然是人类学派的路数。

 

    19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

 

    20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自序》。见董晓萍编《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 〖德〗沃尔弗莱姆·爱伯哈德为德国《民间故事百科全书》撰“钟敬文”条。转引自杨哲编《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第73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上一条: ·[刘宗迪]作为民俗学者的沈从文
下一条: ·[关凯]社会学家怎样看待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第35期敬文沙龙“钟敬文先生的故事”成功举办·[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