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是在保证赋役的征收和维护地方的靖安之外,国家绝少干预民间的生活秩序,历代政治皆以“不扰民”为其最大的信条。传统国家强调“礼”的教化,不崇尚亦缺乏外在的律法的强制,是较为典型的“礼治社会”。晚清时,当清帝国需要加强社会控制,动员、集结社会力量的时候,他们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方式是利用民众传统的文化和社会活动,进而控制民众。我们探讨的北京民间香会妙峰山的进香活动便是这种利用的一个绝好的例子。
清政府对于民众妙峰山的进香活动和他们的香会组织,向来是持漠视和反对态度的。有清二百多年间,只是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才认同了妙峰山这座下层民众信仰的圣地。
《大清律》向来禁止各种民间组织的形成,通常也禁止喧闹的送神游行活动。清初顺治皇帝就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他说:“京师辇毂重地,借口进香,张帜鸣锣,男女杂还,喧填衢巷,公然肆行无忌,若不立法严禁,必为治道大蠹。”(世祖实录,1985:8-9) 我们再看一则咸丰三年时政府对妙峰山进香态度的材料:“咸丰二年壬子正月辛巳,上谕内阁,御史伦惠奏京西妙峰山庙宇,每于夏秋二季烧香人众,有无赖之徒,装演杂剧,名曰走会,请饬严禁等语。”(王利器,1981:78) 从妙峰山上所存的石碑也可以知道,在19世纪末以前,妙峰山上基本上就没有留下什么官方的印记。这也可以说明政府对民众这一活动的态度。
但在这以后,我们却发现晚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对妙峰山进香活动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
妙峰古道,原为土路,崎岖难行。据传说,同治年间,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进香,为讨好慈禧太后,太监刘诚印以素云道人名义,于光绪十八年(1892)会同安德海出资重修此道,道宽七尺,用当地天然石板砌成层蹬,动用大批工匠,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工程非常艰巨。每铺一块石板就得用银壹两,至此“金阶”之名不胫而走,名播京津。此事在《妙峰山志》也有记载:“至光绪十八年,太监刘诚印者,号素云道人,俗称印刘,捐资修中北道,由北安河往上至涧沟,道宽七尺,砌成层磴。”(金勋,手抄本:2)
据金勋的《妙峰山志》讲,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月,慈禧太后曾上过妙峰山;(金勋,手抄本:3)另据传说,1873年时她就上过妙峰山。慈禧两次到妙峰山捐给庙里几口大钟,还赐给庙里三块精美的匾额。对于政府一向认为的有害于社会治安的民间走会活动,她也一反常态地给予欣赏和支持。《清稗类钞》上有这样的文字:“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词甚鄙俚,备极淫亵。一唱百和,无丝竹金鼓之节。孝钦后自光绪辛丑西巡返跸,衰老倦勤,惟求旦夕之安,宠监李莲英探孝钦意,思所以娱之,于观剧外,辄传一切杂剧进内搬演,慈禧果大悦,尤喜秧歌。缠头之赏,辄费千金,逐至一时风靡,近畿游民,辄习秧歌,争奇斗异,冀以传播禁中,得备传召,出入大内,藉索招摇,而梯荣罔利者坐是比比矣。”(徐珂,1984:398)
种种现象表明,清政府在努力调整过去的一些政策,主动认同一些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民众文化创造和文化活动。其目的不言而喻,对民众文化创造的认同是假,企图获取民众对王朝的支持和忠诚是真。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松散,导致非常时期的国家控制在能力上极其有限,在方式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当时的北京,妙峰山行香走会活动是惟一能够将民间社会动员起来的社会活动,香会组织是惟一能够将广大下层民众笼络到一起的社会组织。统治阶级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清楚,欲动员起社会力量,将民众的力量、热情和忠诚引导到自己规定的方向上来,认可、迎合民众是第一步。
对晚清之时妙峰山进香活动素有参与观察的金勋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其(指妙峰山)香火兴盛原因有二,皇朝倡之于前,太监势利从之于后。”(金勋,手抄本:2)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促成下,北京民间香会组织及民众的妙峰山进香活动达到了其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
清末北京城的行香走会活动几乎达到举城若狂的地步。《妙峰山志》载:“由乾隆至光绪二十年止,沿各路进香之茶棚已达三百数十所之多。文武皇会达一百七十余堂。”(金勋,手抄本:2)北京城里的香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繁盛起来,皇朝的垂青煽动起许多下层民众的狂热。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跟谁不对,劝谁拴车走会”。在竞相攀比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得到朝廷的封赏不惜倾家荡产,原本意义的民间走会活动改变了其性质,邀取皇宠成为它的主要目的。清朝政府通过这一举措,轻而易举地篡夺了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社会与朝廷发生了更多更紧密的联系。
慈禧太后为了收买人心,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都要在颐和园的“会楼”俯看从妙峰山返回的香会的表演。为了能有机会被召进宫中表演,并获得令人羡慕的皇会称号,各香会无论绕不绕道,都要经过颐和园北宫门,并在那儿进行演出。
《妙峰山志》载:“光绪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年,慈禧太后传看各种皇会十二项,表演团体七十余堂,会众近三千人。”(金勋,手抄本:2)短短3年时间,就有如此多的民间香会被“御览”,足以看出清政府在此方面的用心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