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张勃]从官方建构到民间传统:中和节的故事[1]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4 | 点击数:15567
 
三、民间传统:德宗朝以后中和节依然被作为节日来看待和度过
“人亡政息”一词是对传统社会许多政策结局的经验性描述,但并不适用于中和节,因为尽管在颁布政策的德宗朝被替代后,中和节也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宪宗皇帝曾于元和二年(807)正月下诏取消了中和节宴,[31]但当初政策规定的多种节日活动仍然存在,中和节不仅继续为官方作为节日来看待和度过,且亦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个节点。
如进书献种,在唐宪宗明令取消了中和节宴会后仍然被保留。吕温曾有《代百僚进农书表》,明确指出“谨缮写前件书凡二十篇,共成三卷,谨诣东上阁门奉表陈献以闻。”[32]这里的前件书即《兆人本业记》。吕温文中有“睿圣文武皇帝”字样,据《旧唐书》,“睿圣文武皇帝”乃元和三年正月癸巳日群臣为宪宗所上尊号,故该表所涉进农书之举必发生于元和三年正月之后。另外,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二月,“庚戌,敕李绛所进则天太后删定《兆人本业》三卷,宜令所在州县写本散配乡村。”[33]李绛进书应就在当年的二月初一日。甚至到宋代还保留着“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的做法。[34]
再如赐尺,白居易有一篇《中和日谢恩赐尺状》,由此可知他曾在中和节得到了“红牙银寸尺各一”的赏赐。据朱金城先生研究,该状作于元和二年到元和六年之间。[35]上春服之举在宋代亦得以沿袭。据《武林旧事》载,“二月一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今惟作假,及进单罗御服,百官服单罗公裳而已。”又宋代还有中和节赐诗之举,《玉海》载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二月庚午朔,上作中和节五言诗,赐王旦已下。三年二月己丑朔,上作中和节诗”。[36]
至于放假,据庞元英《文昌杂录》,宋代“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其中就包括中和节的一日。又据《大金集礼》,金朝也做过中和节放假一日的规定。[37]
不仅官方如此,在后世民众(包括社会精英)心目中,中和节仍被作为一个节日来看待。比如南宋诗人杨万里至少有四首诗提到了中和节,其中《中和节日步东园》更明确提到:“一年佳节又中和,两分春光一己过。”[38]又如刘昌诗为其《芦浦笔记》撰写“叙”时署名“嘉定(南宋理宗年号)癸酉中和节清江刘昌诗兴伯叙于通山阁”[39],孙洵为廖行之著《省斋集》作跋署名“嘉泰(宋宁宗年号)命元中和节临川孙洵书”[40]等等,均可为证。甚至清朝民国时期,在一部分人心目中,中和节依然为节,如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所说:“仲春之月朔日为‘中和节’,醵钱会饮,唐时百官为‘金钱会’。”[41]颇有意味的是,还有不少地方将二月二日视作中和节。如民国二十五年《南宫县志》载:“二日,曰中和节,亦曰挑菜节。”民国九年《朝城县志》载:“‘中和节’,二月二日。”[42]又民国二十三年《奉天通志》:“(二月)初二日‘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日’。” [43]
更为重要的是,在民众那里,中和节不是徒有虚名,而确有节俗活动的实践。且不说辽朝国舅族萧氏就在中和节设宴以延国族耶律氏,“岁以为常”[44],不说民国年间无棣一带还在此日“醵钱会饮”,亦不说中和节与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二月二之间可能存在的源流关系[45];仅就“献生子”而言,就足可证因官方创设的中和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传统。“献生子”本是李泌的设计,亦是决策的规定,这一规定在唐代是被实践了的,据《绀珠集》,当时“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46]这一做法在宋代依然流行,《梦粱录》就记载:“二月朔谓之中和节,民间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种互相遗送,为献生子。”[47]在明代,根据田汝成的说法:“二月朔日,唐宋时谓之中和节,今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盛五谷瓜果之種相遺,謂之献生子。”[48]直到清宣统二年的《诸暨县志》还有如下记载:“二月朔,古谓之‘中和节’。人家多赠五谷、瓜果之种。谚云:二月二,百般种子好落泥。”[49]如果一个节日(作为节俗活动与特定节期的结合体)从唐代传承到了清代(因着民众的实践),不是民间传统又是什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8-9-12 19:4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施爱东]骊靬传说:竞择生存的历史叙事
下一条: ·[王子今]驿亭灯火向人明
   相关链接
·[额尔毕黑 刘桂英]鄂尔多斯婚礼现代化转型与民间传统舞台艺术融合研究·[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张淇源]跨媒介的民间传统
·[张淇源]主体互动视角下的民间传统新诠与习得·[冯瑾]乡宁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邀请函|“传承&创新”缙云首届民间传统手工编织大赛 ·手工编织创意赛公告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孙亮亮 董立]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传承与变迁研究
·《汉声》41年:记录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李晓斐]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互动*
·推约和兑地约:民间传统的房产转移手续·赵国柱: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民间传统艺术
·乌鲁木齐举行民间传统作品演示活动展现传统魅力·[刘爱华 艾亚玮]南昌瓷板画:一个“移植”的民间传统
·“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董秀团]当下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展演化及其影响
·余少华:世纪初香港民间传统音乐综览与管窥·[叶春生]龙母传说与民间传统的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