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岩本通弥]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
——为什么民俗学疏离了“近代”
  作者:[日]岩本通弥   译者:[日]宫岛琴美 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26847
 
注释:
 
[1]谷口贡:《民俗学的目的与课题》,佐野贤治等编《现代民俗学入门》,吉川弘文馆1996年版, 第4-5页。
[2]谷口贡:《民俗学的目的与课题》,佐野贤治等编《现代民俗学入门》,吉川弘文馆1996年版, 第4页。
[3]《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275页。
[4]《定本柳田国男集》25集,筑摩书房1960年版,第248页。
[5]《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328页。
[6]《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256页。
[7]《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278页。
[8]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291页。
[9]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314页。
[10]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339页。
[11]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340页。
[12]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317-318页。
[13]柳田国男:《日本民俗学讲座》,冲绳县立图书馆比嘉春潮文库 1996年版,第 71页[昭和9年(1934)的JOAK的广播稿]。
[14]ちくま文庫 •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书房1990年版,第265页。
[15]在近世主要使用的近义词是风俗或国风,本文口头发表后有人指出近世也有我们今天理解的“民俗”的用例。从笔者收集的事例中判断,“俗”字既存此义,确实有理解为“民之俗”的地方,但是还有另一个意义的“民俗”。关重巍在《伊势崎风土记》中记述“民之俗处处都应该相同”。贝原益轩的《筑前国续风土记》中记述“一川之遥,若男女朝夕相处,风土不变,民俗也同样不变”,此为前者所述。大原幽学在《发教录》中记述,“士人以上的孩子,不同于民俗的孩子”等,这里的民俗即老百姓,为一般平民之意。在民俗学上经常被引用的《物类称呼》中列举的“此篇所著只标记民俗的重要事例”,也应该是后者之义。如果考虑本页注中的明治初的有关“民俗”的用例的话,把其推测为后者应该是很自然的。有关的详细内容我们将在别的论文中讨论。
[16]拙稿《民俗·风俗·殊俗——都市文明史的〈一国民俗学〉》,宫田登编《民俗的思想》,朝仓书店1998年版。
[17]《府县史料“民俗·禁令”》,古川健一编《日本庶民生活史料集成》21卷,三一书房1979年版。此篇在收录的44个道府县中,就笔者所见的资料看,作为今日的“民之俗”解释的,列举了具体习俗的只有三重、岛根、山口、长崎。其它记录虽然包括禁令习俗,但主要都是有关“民情”的记述。
[18]柳田国男“总论”,同编《明治文化史13 风俗》,洋々社1954年版,第2-3页。
[19]《诏书和大隈伯》,《教育时论》 847号,开发社明治41年版,第35页。
[20]《下高井郡丰乡村志》其4《社会教育志》,大正6年(1917)版,家系传统项目(长野县野泽温泉村教育委员会藏)。
[21]柳田国男“总论”,同编《明治文化史13 风俗》,洋々社1954年版,第2页。
[22]冈崎文规:《印度的民俗和生活》,千仓书房昭和17年(1942)版。由战后的自杀论一举成名的冈崎是人口统计学的大家。即使是印度的“民俗”,在这里也只是记述了人口统计学的分析,对今日意义的“民俗”无一记述。
[23]《民政史稿·风尚民俗篇》,内务省地方局藏版,大正3年(1914)版,凡例第2页。
[24]《民政史稿·风尚民俗篇》,内务省地方局藏版,大正3年(1914)版,第4-5页。
[25]八束清贯:《祭日祝日谨话》,内外书籍,昭和8年(1933)版,第1页。关屋在此序文中的官衔为宫内次官,担任过内务属地方局、朝鲜总督府内务部学务局长、静冈县知事等的内务官僚,同时为日本民俗学会的五位首任理事之一。折口的日本民俗协会为其下属组织。昭和8年(1933)组织日本文化联盟的松本学也是内务省官僚,民俗学·民族学、与内务省的关系紧密。
[26]文部省编篡《国体的本义》,内阁印刷局,昭和12年(1937)版,第100页。
[27]关于这一点,对《民俗艺能》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如:桥本裕之《作为文化的民俗艺能研究》,《民俗艺能研究》10号,1989年版。笹原亮二《去看狮子舞——关于现在和民俗艺能研究》,《民俗艺能研究》16号,1992年等。但是,很多真知灼见在民俗学界仅仅被看成“民俗艺能”的问题。本稿将其扩展为民俗学的一般问题。此外在桥本·笹原的论文中把“古风”这一用语视为与“传统”为同一层面。“古风”和“旧俗”、“昔风”一样,只是“古老、古香古色”之意,其词自身不附有价值。如被负面评价就为“旧弊”、“陋习”,如果正面评价的话,就为“传统”、“美风”。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古风”、“旧俗”成为注目的对象,这种认识是以社会状况的变化为前提的。
[28]高野辰之著作,文艺委员会编篡《俚谣集》,文部省(六合馆发行)大正4年(1915)版。
[29]白峰生:《奖励盂兰盆舞》(《地方行政》21卷8号),帝国地方行政学会,大正2年(1913)版,第77-78页。今日民俗学常见的把以往的“民俗”、“生活”、“传统”理想化,以此对现代社会、近代文明进行批评的这一模式,也与“田园生活的理想”的社会意识相关联。
[30]宫地正人:《日俄战后政治史的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 1973年版,第69、74页。
[31]神谷庆治监修《地方改良运动资料集成》6卷,柏书房1986年版。还有冲绳的民俗学者岛袋源一郎在昭和6年(1931)出版《冲绳善行美谈》,高良仓吉《冲绳研究和天皇制思想体制---岛袋源一郎的情况》(《冲绳历史论序说》三一书房)1980年版。在有关地方改良运动和民俗学的关系的研究方面值得注目。 对于乡土博物馆,浜田弘明于1993年在《关于博物馆中的“乡土”——“乡土博物馆”的成立和发展所记”(《学际研究》3号)中进行了讨论。
[32]芳贺矢一:《关于民俗》,《民俗》第一年第一号,大正2年(1913)版,第3-6页。与在每号登载的《本杂志的任务》中列举的个别的研究对象不同,他的“民俗”用法和今天的用法有分歧。但也是一篇讨论一般的“民情风俗”的论文,其中对“民俗”的认识没有统一。
[33]后来关野贞也兼任委员一职。坪井正五郎于大正2年(1913)去世,同保存协会成立前参加了东京府下史迹巡回一事,在井上友一的记录中可见。(神谷庆治监修《地方改良运动资料集成》6卷,柏书房1986年版,第133页。)
[34]高木博志:《近代天皇制的文化史性研究》,校仓书房1997年版。
[35]德川达孝:《国体的精华和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第1卷第2号,大正3年(1914)版,第9页。
[36]黑板胜美:《关于史迹遗物保存的研究概说》,《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第1卷第6号,大正4年(1915)版,第47页。
[37]柳田国男研究会编《柳田国男传》,三一书房1988年版,第773页。
[38]《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9
[39]《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2
[40]《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15216
[41]《乡土研究》时代的“农村生活志”,在这一时期的“国民生活志”(《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20)上受到重视,是由于在柳田的方法中发现了“都市”的存在。此内容请参看拙稿《民俗·风俗·殊俗——都市文明史的〈一国民俗学〉》,宫田登编《民俗的思想》,朝仓书店1998年版。
[42]《定本柳田国男集》,别卷4,筑摩1960年版,第492
[43]《ちくま文庫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1990年版,第328
[44]《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64
[45]《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79
[46]《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4集,筑摩1960年版,第67
[47]《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322323
[48]《定本柳田国男集》第31集,筑摩1960年版,第11
[49]“基层文化”出自和歌森太郎《日本民俗学概说》,东海书房1947年版。民俗是不易变化的解释是在《风俗和民俗的异同》一文中论述的。在《日本风俗史考》(潮出版,1971年版)等书中逐渐被明确化。
[50]关敬吾:《怎样学习柳田民俗学》,《关敬吾著作集》第8卷,同朋社1981年版,第119页。
[51]关敬吾:《民俗学的两三个问题(1)》,《飞人》72号,昭和15年(1940)版,第1页。
[52]关敬吾“序说”,同编《民俗学》,角川书店1963年版,第31页。
[53]关敬吾:《民俗学和乡土文化的问题》,《关敬吾著作集》第8卷,同朋社1981年版,第15页。
[54]关敬吾:《欧美民俗学的诸动向——地域民族学的Volkskunde》,《民族学研究》第32卷1号,1967年版。
[55]关敬吾“序说”,同编《民俗学》,角川书店1963年版,第31页。引用最后的部分,正确地说应该“是庶民的研究,也是共同体的研究”,关氏也没有做明确区分,宫田登在《论民俗学的历史性和现代性——是过去的科学还是现代科学》(野口武德等编《现代日本民俗学I》,三一书房1974年版,第85页)中论及“民俗”的主体问题,与和歌森的“观点非常接近”。
[56]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方法序说》,弘文堂1984年版,第264-266页。
[57]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方法序说》,弘文堂1984年版,第266页。
[58]关于“本真性(authenticity)”或“纯粹的文化”,请参见太田好信的《文化的客体化---通过观光达成的文化和自我认同》,《民族学研究》第57卷第4号,1993年版。
[59]《ちくま文庫柳田国男全集》第28集,筑摩1990年版,第310
[60]“文化遗产保护法”昭和25年(1950)5月30日,法律第214号,第2条第3项,文化厅监修《文化遗产保护提要》第一法规,1970年版。
[61]“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一部分改正”昭和29年(1954)6月22日,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事务局长传达第4注(3)(6)。
[62]高木博志:《近代天皇制的文化史性研究》,校仓书房1997年版,第284、301页。
[63]参见博巳的《一个<承>——于口·的文化的正当性》,《日本民俗学》193号,1993年版。
[64]《定本柳田国男集》第25集,筑摩1960年版,第23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贺学君]中日中国神话研究世纪回眸
下一条: ·[李跃忠]略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影戏民俗研究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朱刚]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