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马克·本德尔]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
  作者:[美] 马克·本德尔 (Mark Bender)   译者:吴山 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21820
 

  

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
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
 
吴山 译   巴莫曲布嫫 审译
 
原文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05 年第 2
 
1981, 中央民族大学的马学良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翻译的几点看法》;1986年,广西大学的《文贝: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刊登了这篇文章的英译版。
文中,马教授指出了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翻译要做到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应当认识到不同的少数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真正差异,而审慎待之。他说: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如果要做到忠实地传达原意,那么译者必须要精通这两种语言。如果我们在工作方法上没有直接而忠实地从原文翻译,而采取简单的意译是不适当的,那样不可能保留原汁原味;采取重述或删节,或完全偏离原作的改编,或为了强调某一点而不顾其文本的真实,勿庸置疑,也是对本土形式和风格的忽视。” (马学良 198668)
在马教授这篇文章发表的前后几十年间,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作品,以各种不同的体例相继出现在国家级和地方性的杂志和书刊中。在这些数量众多的出版物中,仅有一小部分被翻译成其它语言,主要是民歌,民间故事和叙事诗;同时,也有个别例子是直接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为外语的。
格拉迪斯·(Gladys Yang)是第一位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为汉语,然后又从汉语翻译为其他国家语言的学者,1950年他根据撒尼语汉文版翻译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新西兰学者雷维·艾利(Rewi Alley)根据中文翻译了傣族的史诗和很多的少数民族民歌。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维克托·麦尔(Victor Mair)把这种过程称为汉语过滤器,也就是说原来用的哈尼语、佤语、侗语、撒拉语,或是任何一种非汉语唱述的民歌或故事,被翻译成中文(实际上转写过程各不相同,因具体情况而异),之后再翻译成其它国家的语言,其间经历了不同的过滤过程,该过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某些语言的介质和内容,其一系列的改变有:从语言到书面语,从原语言到汉文,从汉文再到各种外文(日文、英文、法文、罗马尼亚文等)。这些出版物,有的对地方文化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而大多数只是介绍少数民族族群、搜集地,有的也说明了表演者和收集者的姓名。
现在,我要讲一讲直接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到外文的情况,有时是通过小规模的翻译组完成的。一个比较早的例子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西方学界很有名,那就是大卫·克罗基特·格雷厄姆(David Crockett Graham)翻译的爨苗民间故事。这项工作从搜集到翻译的种种过程,都是在当地调查对象的协助下完成的[1]。就直接译为英语的情况而言,更晚近的例子是埃里克·缪格勒尔(Eric Mueggler)的民歌翻译,他在云南枝坐地区一个罗罗泼(彝族支系)社区进行人类学研究时完成的(Mueggler 2001),他的译本包括罗罗泼语的转写和英文的对照。大卫·霍尔梅也在广西对瑶族和壮族的仪式表演资料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凯文·斯图尔特(Kevin Stewart)在青海居住了将近20年,他与少数民族的翻译人员合作,对撒拉、达斡尔、土、藏等民族的民歌和故事进行了翻译。萨拉·戴维斯(Sara Davis)则在西双版纳,从书面和口头资源中翻译了某些傣族的史诗文本。由于翻译者大都主张直接进入当地社区,这些作品往往也就容纳了翔实的实际表演情境及其背景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部分双语印行的文本。例如,今旦先生的近作《歌花》 (bangx hxak),就来自黔东南的史诗演唱传统。其文本以苗语(Hmub)和汉语的对照方式出版,这对翻译者而言是有益处的,只要对印本中的两种语言都有一定的知识,翻译成第三种语言就容易些了。这样的文本,如同那些仅依赖于汉文的译本一样,大多只涉及到了族群、搜集地区,有的也可能附带说明了表演者和搜集者的姓名。不过,近年来,理论性的实证研究正在兴起,对文化背景和表演活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细描。其中的一个示例,就是朝戈金对冉皮勒(Arimpil) 演唱的蒙古史诗《江格尔》的研究(朝戈金2000)。尽管这基本上属于口头理论“(Oral Theory)的研究,但其文本分析含括了大量的双语对照段落,与仅有汉文的译本相比,这样的双语文本有助于更深细地探究原语言文本,已经超越了口头载体而进入书写──也就有可能揭示进入印刷媒介的文本化过程”(process of textualizationHonko 1996)中的某种编辑手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琼斯]“万岁圣·西蒙”:洛杉矶一年一度的中美洲节日
下一条: ·[克劳斯·黑尔德]世代生成时间经验
   相关链接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
·[哈合列孜·赛勒克]哈萨克语-汉语民俗词语翻译·[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王杰文]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李瀚腾]“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特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简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