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车雕刻和刺绣中的中国题材
半田山车的幕帷,在明治初期、明治末到大正时期以及昭和20年代后半期,曾进行过多次修复和改造。这种改造虽然一改过去的朴实风格,但也为山车文化注入大量的文化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雕刻数量的增加,雕刻题材的丰富多彩。
半田山车的雕刻师,留下名字的大都是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初期的雕刻家。如名古屋的早濑长兵卫一门、濑川治助一门,辄访的立川和四郎一门等。龟崎山车的雕刻主要出自诹访的立川流雕刻家之手。在雕刻题材的选择上,立川流的特点是擅长雕刻中国神话、故事和人物,匠心独运,风格明显。龟崎五台山车的主要雕刻内容,大都采用中国题材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被雕刻家运用得如此娴熟自如,是令人惊叹的。
东组宫本车。建造于江户时代末期元治元年(1864),主要雕刻是坛箱部分的《龙与虎》,胁障子部分的《狮子落谷》。前箱的四根柱子上漆绘有四条升降的巨龙。大幕的刺绣是珠宝,追幕刺绣《五岳真星图》,形象犹如中国道教的符录文字,被称为“灵图”。五岳分布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可能是五行观念的表现。但在宫本车的刺绣中却代表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石桥组青龙车。建造于明治二十四年(1891)。坛箱部分的雕刻是风伯神和雷电神,中间是云龙纹,坛箱下的蹴NFDE0部分是牡丹,胁障子部分的雕刻是日本武尊,大幕的刺绣是跃出海面的一条巨龙,水引(即大幕上方的垂幕)上绣有凤凰,也称为朱雀。上山(山车的最上一层)的人形是唐子(中国儿童称唐子)游戏。
中切组力神车。力神车创建年月不明,现存山车建造于文政九年(1826)。坛箱部分的雕刻出自立川流雕刻家之手。坛箱部分的大力神和前山NFDE1股部分的《子持龙》是立川流的代表作品。胁障子部分雕刻有中国汉代张子房和黄石公的历史故事,前山太平鳍部分雕刻了中国《二十四孝图》,大幕是猛虎与竹子,大幕上檐的水引部分绣有青龙。
田中组神乐车。建造于天保八年(1837)。山车雕刻是立川流常藏昌敬的杰作。坛箱部分雕刻的《NFDE1(蛙)仙人和铁拐李》,线条柔和,表情自然而奇特,一身仙风道骨。蹴NFDE0部分的《唐子游戏》雕刻得栩栩如生,胁障子部分雕刻了中国《三国志》人物关羽、赵云和阿斗。大幕的刺绣是《牡丹唐狮子》,水引部分刺绣翩翩起舞的蝴蝶,追幕上刺绣凤凰(朱雀)。
西组花王车。大约建造于宽政年间(1789—1801),现存山车是弘化三年(1846)建造的。雕刻部分由立川流第二代大师和四郎富昌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代表雕刻是坛箱部分的《太平乐乐人》,胁障子部分的《采葡萄的仙人》,蹴NFDE0部分的布袋和尚(弥勒佛),上山人形是樱花唐子游戏。
仅龟崎町的5台山车中,就有如此众多的中国题材的雕刻和刺绣,足以说明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如果我们将半田山车雕刻的中国题材罗列出来,更可以看出这种民俗文化交流的盛况。
知多半岛半田市共有山车31台,每年的3月到5月是山车祭最集中的时间,届时31台山车巡回举行祭祀仪式,场面十分壮观。但就雕刻中的中国题材而言,每台山车选材不同,各有特点。
乙川浅井山宫本车。建造于安政六年(1856),昭和二十五年重新改造。山车雕刻有除魔唐狮子。狮子作为一种灵兽,被认为可以降服恶灵、害兽。宫本车的狮子雕刻,出自立川和四郎富重之手,表现狂狮子战胜恶灵的场面,气势十分雄伟,当山车由八幡神社前的陡坡上曳下时,似乎具有唐狮子狂奔的威力。
乙川殿海道山源氏车。建造于嘉永五年(1853),大政十年(1921)改造。雕刻出自立川流,主要代表作是坛箱部分的《樊哙破门图》,取材于司马迁《史记•鸿门宴》。胁障子部分刻有风神和雷神,前山虹梁的一隅刻有龙、虎形象,台轮的木鼻部分刻的是唐草纹样。 乙川南山八幡车。建造于天保年间(1830—1844),大政六年改造。代表雕刻是坛箱部分的《桃园三杰》,取材于中国的三国故事。蹴NFDE0部分是牡丹和唐狮子,前山部分刻有卷龙和腾飞的龙。
乙川西山神乐车。建造于天保七年(1836),昭和二十五年大修。坛箱部分的雕刻是《稻穗与鹤》,蹴NFDE0部分是《司马温公瓶割图》,太平鳍雕刻龙与唐子,前山悬鱼雕刻蛇神马。
岩滑义烈组八幡车。建造于弘化四年(1847),大政八年改造。坛箱部分雕刻有《十二生肖图》,蹴NFDE0部分是《儿童狮子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