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23日,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东岳论坛:中华民族新年的庆典与习俗”研讨会在北京广西大厦召开。来自新疆、广东、辽宁、山东、河南、北京等地的三十余位民俗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共进行了四次大会报告,与会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所论话题对于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上颇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表达了相当浓郁的现实感和时代关怀。
关于传统节日的研究多重视其“民族性”的文化内涵,但是任何一种节日习俗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各个地方,经历完全一致的演变,对民俗节日的地方性探讨成为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取向。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认为地方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节日研究方面需要加强对各地方节日活动的具体调查,注意“民族节日”的地方性表现,否则就可能将“保护”变成抽象的口号或者具有破坏性的“干涉”.他以在浙江沿海渔村的调查为例阐释了当地“民族节日”的内容与形式与当地人具体生活方式的关联。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中国社科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林继富副教授、新疆学者柯佳分别对蒙古族的那达慕、彝历新年和藏历新年、锡伯族年俗进行了具体分析。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从广州年俗现状的古今差异谈起,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社会变迁等角度分析了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山东大学叶涛教授以他在2003年春节期间泰山调查为依据,分析了香客在春节这一“神圣时间”进香泰山的情况,对一般意义上的过年团聚模式进行了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康丽讲师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关昕则以京东高碑店村的节日传统为个案,从当地人们记忆中的春节与端午节的“失衡”现象说起,揭示了村落特有的地域形态和生活形态,讨论了区域节日体系的一致性与节日传统的地方性之间的互动。中国人民大学黄涛副教授以河北景县黄庄的拜年习俗为例,归纳了拜年习俗作为维系敬老孝亲的伦理道德、联络亲族的手段、维持和加强村民关系的方式等基于村落生活的文化职能。
研讨会的另一个重要取向是对民俗节日的结构性问题的提出和思考。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以《节日体系的结构问题》为题从十几个方面对民俗节日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归纳,并提出应在具体的节日研究层面之外加强对民俗节日体系整体性结构的分析。辽宁社科院曲彦斌研究员在发言中归纳了年俗的关键词和功能趋向。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以《一国两年的通过仪式》为题对“小年”到“大年”的年节周期进行了结构性分析。中国社科院刘宗迪研究员从历法史的角度来观察节日体系,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历法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则以《春节──祭祀的节日》为题,指出在传统春节习俗中祭祀占据了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祭祀仪式是春节节日习俗的核心。山东师范大学张勃女士的《唐人的年节》提出了在过节习俗中,俗民个体的能动性与模式化的习俗惯制之间关系的普适性命题。清华大学刘晓峰副教授通过缜密的考证认为日本的“左义长”是中国古代年俗中燃放爆竹这一风俗习惯流传日本后渐次演化的产物,这种中日岁时比较研究也揭示了民俗文化在不同民族间的共享特征。
面对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节日在社会上面临的窘境,与会不少民俗学者的发言都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关注和社会责任感。一些学者从春节所蕴涵的积极价值和内涵出发对其进行了表述。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以《中国春节:祭典与庆典的紧密组合》为题认为中国的“年”不同于“节”,是在时期单元时间内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祭典和庆典严密地组合,在对春节的抢救保护中不能忘记祭祀是春节的核心。河南大学吴效群教授以《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为题从“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来认识中国传统春节,认为中华民族通过春节表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和力图达致与世界万物和谐精神追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书在发言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年俗文化内涵,要以宽容态度加强力量弘扬年俗。民俗专家王作楫认为春节是民族吉祥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体现了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
有的学者则直接从政府的有关政策或自身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学理思考。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从政府的禁放鞭炮说起,指出春节仪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加强仪式的规范性。中国社科院贺学君研究员认为韩国端午祭融入了时代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传统自然的蜕变与创新,在其中政府的有效管理是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制度保障。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则以二次苗族“姊妹节”考察的组织方式和阶段性成果为例,指出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人民自身的节日”、重视地方性知识等种种原则。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春利则以举办北京民俗文化节、开展社区村落调研等活动为例阐述了博物馆通过对特定载体的利用来保护和传承年俗文化的实践。
会议始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此次论坛的论文将在年内结集出版。
文章来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