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我们需要春节吗?——春节与百姓生活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二
  作者:万建中 陈连山 漆凌云 张冬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8 | 点击数:36635
 

民俗学者看春节联欢晚会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联欢晚会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大多数都市人也许早已失去了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依恋,但中华大地上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条件看到春节联欢晚会,在一些边区农村,看春节联欢晚会仍是全家过年中的一件大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喜欢做DJ】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不是在西部大开发嘛,由时间决定。

  【特邀嘉宾:万建中】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的依恋,这是"过年怎么越来越没有意思了"的主要表征。新闻媒体对春节联欢晚会的反复渲染,实际上是在冲击和排斥年节的文化传统。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远不如一家人围着火盆述说家常有意义,有情趣。在一些边区农村,看春节联欢晚会仍是全家过年中的一件大事,说明边区农村的人们仍旧注重过年,而不一定喜欢春节联欢晚会,或许是图新鲜。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您认为如何才能使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上至政府、下至大众应该怎么做?

  【特邀嘉宾:万建中】千万不要使春节晚会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否则的话,那将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悲哀。你觉得这种说法偏激吗?

  【特邀嘉宾:陈连山】我只把它视为纯粹娱乐,虽然它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娱乐,但是观众对于这种娱乐的参与性比较差,所以它不太可能成为必不可少的春节民俗。

  【绿极极】不见得,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特邀嘉宾:万建中】是有道理的,但不一定是必须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春节活动还有更多更新的需求,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不满足,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些传统失落之后必能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绿极极】春节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背景,就是民族信仰问题。它体现了民族的理念和精神,如果只说"亲情",是不是过于简单了?

  【特邀嘉宾:万建中】你讲的很对,春节活动在密切人们的亲情关系,对一个民族来说,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和象征符号,凡是中国人都会过春节,这使得中国人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面,有一种认同感,进而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也是一种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是由于春节的各种活动抒发了人们的一些共同心愿和共同的寄托。

  【绿极极】我们终于走到一起了。

  【特邀嘉宾:陈连山】春节联欢晚会只是一个单纯的娱乐活动,可以为守岁的人们提供一点娱乐刺激。但是,单纯娱乐的文化价值是非常单薄的。何况春节联欢晚会还是一种没有参与性的娱乐活动,观众十分被动。观众不能参与,就无法从中进行自己的文化传播与创造。所以,春节联欢晚会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至于一些边远地区农村里把春节联欢晚会视为大事,只是暂时的--对于他们,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大事,电视里的明星似乎更是大事。可是,当他们发觉电视里这些所谓"大事"根本就不能进入他们的真实生活的时候,也就无所谓了。

  【网友嘉宾:张冬梅】陈老师说的很对!作为娱乐活动来说,春节晚会是有价值的,但从民俗与文化的角度来说也许要有另外的说法了。

  【绿极极】娱乐的本质就是这样。从昨天的"禁鞭",到今天的"晚会"和无所谓,互动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的被体现出来了。还想说一句,您的观点只能说存在一种现象,有太多的意义是要肯定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从“禁鞭”说起: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