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我们需要春节吗?——春节与百姓生活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二
  作者:万建中 陈连山 漆凌云 张冬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8 | 点击数:36760
 

春节习俗与百姓生活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既然春节被很多人认为没意思,为什么所有的人为了迎接春节还是那么忙碌呢?

  【网友嘉宾:张冬梅】大家少不了春节,只是随着生活的变化对春节提出了更高的心理要求,我想。

  【特邀嘉宾:陈连山】"没意思"并不意味着他不想过春节,而是意味着他想更好地过春节。希望有更好地春节民俗产生,能更好地表达他的情感,满足他的需要。简单地说: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了,原来的春节民俗所要求的消费水平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需要。人们要更漂亮的衣服,更好吃的食物,更美、更热烈的环境气氛。这对于中国工商服务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创造出引导人民春节消费的新商品。

  【特邀嘉宾:万建中】尽管有些人认为春节没有意思,但春节还是中国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在围绕着春节来进行,人们自觉不自觉的会变得兴奋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年快要终了,新的一年会更美好!这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喜新"厌"旧,对新生活的追求是老百姓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人们通过各种春节的习俗活动,来宣泄心中最美好的愿望,来给亲戚朋友最美好的祝福。

  【开往春天的地铁82】你觉得春节对你生活影响最大表现在哪个方面?

  【网友嘉宾:张冬梅】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观念。让我感到亲情的重要,不管怎么样春节都最希望跟家人一起度过。

  【网友嘉宾:漆凌云】对我最重要的是春节意味着亲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特邀嘉宾:万建中】作为一个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来说,我和你没有什么区别,我365天都在盼望着和亲人团聚,就是在这种盼望之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春节期间更应该回家,千万不要在外面过年,只要时间允许,只要工作允许。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人在生活里的需求是多重的。春节与日常生活或者与其他节日相比,它在哪些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

  【特邀嘉宾:万建中】春节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难以提供的需求。这里仅说两点。春节是"除旧迎新"的时间,对新年的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被宣泄出来。这段时间的衣食住行主要围绕"除旧迎新"来运行,诸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穿新衣、办年货等,它们与日常生活行为相比,有着"质"的规范性。在一系列的过年行为中,人们宣告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新的一年会更好,明年会比今年更好。这是老百姓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一个宗教意味并不很浓的民族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另外,过年还突显了我国民众普遍具有的"大团圆"的心态。一家人能够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就是家庭的幸福。表明一年过去了,全家人平平安安,在声声祝福中,祈愿全家人生活更美好。吃"年夜饭"是一个家庭一年中最重大、最神圣的事情,家庭的幸福、和睦、未来以及尊老爱幼的家风都寄寓其中。这与平时饮食不可同日而语。其他节日的民俗意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春节的民俗意蕴比较丰富,可以说春节的民俗意蕴涵盖了所有的其他节日。诸如辟邪、祈福、祭祖、教化、娱乐、团圆、交友等等,显示了春节功能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这是其他节日不可比拟的。

  【特邀嘉宾:陈连山】春节作为农历第一天,它是一年365天里最具有标志特征的日子,最清楚地把我们原本连绵不绝的生活之流区分为旧岁与新年。春节期间的环境是最好的。房子早已焕然一新,周围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气氛。春节的饮食极端丰盛。鸡、鸭、鱼、肉,五谷杂粮,样样具全。而且处于吃不完的"年年有余"的状态。春节的服装是全新的。春节的时间是最自由的。长假,轻松玩耍,自由享受。总之,它满足了我们对于更高生活水平、更大幸福值的期待--春节期间的"超前消费"使得人们可以享受到平时享受不到的饮食、衣物,甚至可以暂时摆脱某些困境--债务得到暂缓,错误可以得到宽恕。从而坚定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

  【网友嘉宾:张冬梅】赋予个别庸常的日子以特殊的意义,让生活有别样滋味和趣味,至少有这样的功能吧。而且春节由于是一个时段的终结,加之丰富的民俗内容,人们对春节已经成为一种心理上的期待。仿佛从初一开始,生活真的开始了一个新起点一样。

  【特邀嘉宾:陈连山】万事开头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当然是正月初一最重要。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是全民的节日吗?对于不同的阶层的人群,春节的意义相同吗?

  【网友嘉宾:张冬梅】我个人觉得春节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意义都是很重要的,也许方式细节上有些许的区别。

  【特邀嘉宾:万建中】当然是全民的节日,节日的意义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对节日意义的理解有差异而已。人们从春节中所获得的东西,有多有少。不管是处于哪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群,在春节的范围里面,都是民众的一员。都有共同的过春节心愿。

  【特邀嘉宾:陈连山】春节是一个全民的节日,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也都一样。社会上层和下层百姓一样过春节。这方面过去有误解,以为民俗只是社会下层人民的文化,其实社会上层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样有民俗。比如,明、清两代皇宫中的春节活动与百姓春节习俗几乎一样。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记录明代皇宫的情况,其"正月"云:"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一岁之吉。"意思是大年初一五更起床,放鞭炮,吃水饺。而且在水饺中暗藏钱币,谁吃到,谁就得到一年的吉利。和今天民间相同。我手边有一幅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画,《弘历雪景行乐图》,作于1738年。画的是乾隆皇帝一家的春节活动。厅柱上贴有春联"五色云中春正丽,……日初长。"有的皇子在放鞭炮,有的皇子在献寿桃给乾隆帝,这是拜寿。有的在堆雪人。有一位抱了一捆芝麻秸,并一一放到地下--干什么?这是踩芝麻秸,叫做"踩岁"。通常是三十晚上,撒一地芝麻秸,大家踩。取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

  有的地方,把"踩岁"称为"踩祟",意思是消除邪祟。这里还有民国时代"卖芝麻秸"的照片和"踩芝麻秸"的照片。可见,皇宫内外的春节民俗是相通、甚至相同的。

  【黑雪39】春节给亲人送礼物也是风俗吧,我想问一下嘉宾你们春节会给父母送什么礼物呢?你们的礼物是不是有特别的意义?

  【特邀嘉宾:陈连山】我有时候买人参,有时候买衣物。总之,是对父母身体健康特别有用的东西。

  【喜欢做DJ】也许父母并不在意你买什么样的东西,而是你的孝心!

  【特邀嘉宾:万建中】当然是风俗,我们给长辈送的礼物,和你没有什么区别,无外乎就是吃的、穿的,过年时不要送钱,长辈们舍不得花钱,而送一些他们爱吃的、保暖性能比较好的衣服更加实在,也更能体现爱心。因为,在精心挑选这些物品的时候,就展示了你的爱心。

  【黑雪39】我想知道老人最爱的礼物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万建中】你依偎在你老爸的身旁,时间更长一些,更长一些,说说一年的生活,说说最温馨的生活片断。当然,不要超假。

  【喜欢做DJ】春节给我们百姓带来了什么?难道就是春节文化吗?

  【特邀嘉宾:陈连山】至少,春节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休息的借口,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超前消费的机会。

  【黑雪39】春节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好不好呢?

  【网友嘉宾:张冬梅】是不是不能单纯的来判断好和不好呢?给小孩压岁钱是很重要的内容,但是不应该过于强调数目,"压岁"的意义大于"钱"的意义。

  【特邀嘉宾:陈连山】当然是很好的一个习俗。它原来是表示长辈对晚辈的慈爱的一个行动,孩子向长辈拜年表示了他(她)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长辈给他(她)压岁钱,这是表示对孩子的关怀,这是很好的。但是个别人给压岁钱数额过于巨大,甚至成了长辈的负担,这就有悖于压岁钱习俗的本来意义,那是不好的。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陈老师,韩国的百姓是如何庆祝他们的春节的?

  【特邀嘉宾:陈连山】春节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他们的春节民俗和我们非常相似,所有在外工作的人都要提前赶回家,全家团圆,祭神祭祖,吃打糕。韩国人在外打工的人很多,每个人在年前都开着车拼命往家赶,结果高速公路全部都堵死了。即使如此,下一年他们还是要往家赶,这说明他们对春节是非常执着的。现代的部分韩国人接受了基督教的影响,也开始过圣诞节了。

  【喜欢做DJ】春节和百姓生活的关键在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春节文化也在发展,什么时期谈什么样的春节文化和百姓生活,万教授你说呢?

  【特邀嘉宾:万建中】你说的很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春节文化,春节习俗和其他的习俗一样,是活态的文化,是处在不断流动之中的文化,活生生的文化。有传承也有变异,春节习俗就是在不断地传承变异之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特定的文化形式,往往不是人为地探索出来的,而是自然生成的。探索出来的东西,只能写在书本上,不一定适合生活。当然,有些文化形式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即便是这样,也不一定会被广大的老百姓所接受。比如说,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在提倡老百姓过阳历的新年,但每到阳历新年到来的时候,除了报纸上热闹一下,并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广大民众还是将把农历的新年看成是真正的新旧交替时期。

  【绿极极】这些变化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多是不变的。在春节的背后,还有更深的或是隐含的一层意义。为什么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亚洲国家才有春节?

  【网友嘉宾:张冬梅】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呢!推荐你如果感兴趣的话,有时间去看看萧放老师的专著《岁时》。

  【网友嘉宾:张冬梅】btw:是关于中国百姓的时间观念的,也许能部分的回答你的问题。

  【特邀嘉宾:万建中】是有一些表面上看上去没有变化的因素,春节也是老百姓特定时间里面的一种生活。而生活具有直观的模仿性,或者说具有很强流传的惯性,但即便是这样,一种民俗事项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肯定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内容方面变化会明显一些。

  【特邀嘉宾:万建中】春节是农业民族的产物,中国的节日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而西方国家是以游牧和渔猎作为文化传统,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从“禁鞭”说起: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