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郎织女研究批评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文史哲》2008年04期,全文约20000字。
牛郎织女传说的专题研究兴起于1928年钟敬文的《七夕风俗考略》以及日本学者出石诚彦的《牵牛织女说话の考察》。此后80年间,该专题的学术论文可检到120余篇,其中近3/4出现于1980年之后,这些论文大多同义反复、乏善可陈,其种种流弊,折射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不尊重前人劳动成果、重复操作同一主题,引文不核对原著、以讹传讹、滥发议论等等,都在牛郎织女研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进入21世纪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工作逐渐升温,一些地方学者为了将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落实到自己家乡,或断章取义、或曲解文献,或将虚拟想象当作现实关系反复强化,把学术研究当成了争取资源的工具。许多学术刊物的编辑,也缺乏对学术成果的识别能力。大量重复操作、低水平的学术论文,不仅没有促进人文学术的发展,反而严重地干扰了学术进程。
从目前的资源储备与研究范式看,至少在牛郎织女研究领域,传统的历时研究已经陷入困境,资料匮乏,明显不足以支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因此,实地的田野调查与活形态的共时研究就有了别开生面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体现为新材料的进入,也体现为研究范式的转换。
注释:
[1] 参见出石诚彦:《牵牛织女说话の考察》注33,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文学思想研究》第八,1928年11月。此文收入作者《支那神话传说の研究》,东京:中央公论社,1943年,第111-138页。Les Fêtes Annuellement Célébrées à Emoui 一书可在http://classiques.uqac.ca/全文阅读。
[2]长井金风:《天风姤原义(牵牛织女由来)》,京都文学会:《艺文》第8年第4号,日本鸡声堂书店,1917年4月,第21-25页。
[3] 静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10期,1925年,第18-20页。
[4] 钟敬文:《七夕风俗考略》,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1、12期合刊,1928年1月,第252-266页。
[5] 范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第421-433页。
[6] 王孝廉:《牵牛织女的传说》,台北:《幼狮月刊》46卷1期,1974年。此文收入作者《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第165-225页。
[7] 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8] 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3-84页。
[9] 出石诚彦:《牵牛织女说话の考察》,《支那神话传说の研究》第111-138页。
[10] 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7页。
[11] 钟敬文:《七夕风俗考略》,《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1、12期合刊,1928年1月16日,第253页。
[12] 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民间文学集刊》第二册,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此文曾被收入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等个人文集,以及《名家谈牛郎织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等其它一些民间文学类论文集。
[13] 孙续恩:《关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03期,第27页。
[14] 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辨》,《文物》1979年02期。
[15] 孙续恩:《关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16] 杨旭辉:《牛女故事中鹊桥、蜘蛛意象探析》,《镇江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17] 宣炳善:《牛郎织女传说的鹊桥母题与乌鸦信仰的南北融合》,《“全国首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中国民俗学会、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沂源县人民政府编印,2007年8月13-16日。
[18] 王帝:《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及其演变》,《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01期。
[19] 刘晓红:《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演变》,《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0] 姚宝瑄:《“牛郎织女”传说源于昆仑神话考》,《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04期,第19-20页。
[21] 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西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04期。
[22] 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3] 赵逵夫:《陇东、陇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中山大学《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年11月,第96页。
[24] 蒋明智:《牛郎织女传说新探》,中山大学《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年11月。
[25] 侯佩锋:《“牛郎织女”神话与汉代婚姻》,《寻根》2005年01期。
[27] 田富军:《牛郎织女故事与“仙女下嫁穷汉”原型新探》,《零陵学院学报》1998年02期。此文又发表于《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8] 胡安莲:《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流变及其文化意义》,《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9] 王雅清:《论<牛郎织女>故事主题的演变》,《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30]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69-174页。
[31] 屈育德:《神话·传说·民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285页。
[32] 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10月,第160页。
[33] 赵卫东、王朝杰:《牛郎织女传说与审美意象的外化》,《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4] 任双霞、卢翱等:《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牛郎官庄民俗调查报告》,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山东省沂源县文化局印制,2006年12月,第161页。
[35] 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杭州《民众教育季刊》第3卷第1号,1933年1月。收入《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36] 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9月,第35页。
[37] 谭学纯:《天河恨 长城泪——<牛郎织女>、<孟姜女>比较赏析》,《江苏大学学报》1984年3期。
[38] 李立:《从牛女神话、董女传说到天女故事——试论汉代牛神话的变异式发展》,《孝感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39] 邱福庆:《中国爱情文学中的牛郎织女模式》,《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40] 毛雨先:《试论牛郎织女神话》,《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1] 郭俊红、郭贵荣:《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文本及传承人调查报告》,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山东省沂源县文化局印,2007年6月。
[42] 陈兰娟:《从牛郎和织女到丘比特(Cupid)和普赛克(Psyche)》,《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3]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第15页。
[44] 杨洪林:《汉水、天汉文化考——兼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源流》,《武当学刊》1993年04期。
[45] 杜汉华、汪碧涛、余海鹏:《“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6] 杜汉华:《“牛郎织女”流变考》,《中州学刊》2005年07期。
[47] 任振河:《舜居妫汭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作者将此文略加修改,更名《蒲州是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发表于《文史月刊》2006年11期。
[49] 欧阳飞云《牛郎织女故事之演变》及王孝廉《牵牛织女的传说》都曾提到明末太仪朱名世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但从上述两文辑录的卷名来看,此书可能真如王孝廉所说,“是明末无聊文人的想象创作”,因而没能得以流行。此外还可参阅程有庆《谈北图所藏明版<牛郎织女传>》,《文献》1986年03期。
[50] 任双霞、卢翱等:《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牛郎官庄民俗调查报告》,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山东省沂源县文化局印,2006年12月,第159页。
[51] 任双霞、卢翱等:《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牛郎官庄民俗调查报告》,第159页。
[52] 据河南籍学者黄景春教授介绍,河南有一些地区也把牛郎叫做“孙守义”。
[53]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第14页。
[54] Huajian:《七夕夜游织女庙》,http://www.59766.com/Blog/UU35798/11064.htm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原载《文史哲》2008年04期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