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批评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17 | 点击数:38462
 

 

地方学者的知识考古
进入21世纪以来,出于各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需要,许多地方文化工作者充当了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者和阐释者,他们纷纷撰文,乐于把自己家乡塑造为某一口头传统的发源地。
2007年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中,据说山东沂源、河北邢台、山西和顺、陕西西安、江苏太仓、湖北襄阳、河南南阳等地都曾将牛郎织女列入申报计划。2008年,山东沂源、山西和顺、陕西西安三地“牛郎织女传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振犁是较早对牛郎织女的地方性知识展开研究的,他在1991年出版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提到,在南阳流传的牛郎织女有五个特点:1,牛郎名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人,他之所以得老牛相助,是因为早先救助过伏牛山的老黄牛;2,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时,把天蚕种子带到了人间,还偷来织布机、织布梭,教会了南阳人养蚕、抽丝、织绸缎;3,织女和这一带老百姓很要好;4,他们生下的孩子,男的叫金哥,女的叫玉妹;5,人们想念牛女,每天晚上在茶豆架下向天上望。“这样,这则古老的神话故事由于在南阳生了根,所以才形成南阳一带每年七夕,男女青年都要在茶豆架下讲牛女故事的习俗。”[43]
尽管张振犁是个地方色彩很浓的学者,但他也只能点到为止,说明“这则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南阳生了根”,不敢断言南阳就是牛郎织女的发源地。可是,后来的学者就不同了,许多学者竭尽所能要把牛郎织女说成“非我莫属”,试图把自己说成这一文化形态的惟一发源地。
1993年杨洪林《汉水、天汉文化考——兼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源流》[44]明确提出牛郎织女源于汉水流域。作者牢牢紧扣的主要依据只是“牵牛星、织女星与天汉有着密切联系”,而“‘汉’字的本意是指汉水”。作者的结论是:炎帝神农氏“这位生于汉水流域随州厉山的农业创始人,逐渐地把农耕文明从汉水流域传播到东方,同时也把牛郎织女这样的民间神话故事一道儿输出过去”。作者不仅想象出一条传播路线,甚至连传播者都为古人设计好了。
持牛郎织女源于汉水流域的,代不乏人。杜汉华等《“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45]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起源于中国,这是没有多大争议的。日本名著《万叶集》中有许多咏牛郎织女的诗篇,日本人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日本福冈小钧市,这表现了日本人民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热爱,因而把自己身边生活过的某些环境,自认为和牛郎织女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象,就当成了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地方。这种态度,我们中国人也一样。近年来,河北省鹿泉市在当地的抱犊寨开发了牛郎织女景点;江苏太仓也将开发牛郎织女的景点,大抵都是源于同样的原因。”刚刚说完别人,作者一转头就把故事的发源地安到了襄阳和南阳,“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主要发祥地是汉水流域的襄阳、南阳,其母体为‘郑交甫会汉水女神’和‘穿天节’。”而作者的论据大都是以联想的方式来凑合的,材料与结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为了强化这一“发现”,杜汉华再次撰写《“牛郎织女”流变考》[46],“经考证表明牛郎织女传说孕育起源于汉水流域的襄阳、南阳。东汉末年、南北朝、唐宋和明清时期传说在这里不断发展演变并向中原和江南传播。”作者只是蜻蜓点水的用一句“经考证”起头,却始终没有告诉读者是谁、何时、如何考证。作者紧紧抓住的最坚实的论据也只是“汉水之名,最早叫‘汉’。天上的银河,就由汉水比附而来”。
银河又名天河、天汉、河汉、云汉、星汉,但到底是天上的银河以“汉”为名在先,还是地上的“汉水”得名在先,目前尚无定论。我们退一步说,就算“天汉”得名于“汉水”,这一“事实”能用来说明牛郎织女起源于汉水流域吗?
我们知道,早在《诗经》时代,用“汉”指代银河,就已经是古代先民的共同知识,成为各地共享的文化传统。如此,任何一个地域的古代先民都有可能利用这一既有的文化传统来建构新的文化传统。老百姓只不过借用天上银河做背景讲个故事,至于天上银河还有一个什么别名,这个别名又是如何得名,这与发明这故事的老百姓是哪里人又有什么逻辑关系呢?指望通过“河汉”得名来证明牛郎织女源于汉水流域,无异于缘木求鱼。
任振河《舜居妫汭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47]认为,织女是山西蒲州姑娘,是舜帝的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蒲州姑娘织女与牛郎结为夫妻,是人神恋爱与天神斗争,大获全胜的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此文打破时间界限、贯通天上人间,将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糅杂在一起,结合春秋战国的生活场景,加上作者自己的揣测,得出结论,认为“由于西汉统治者标榜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所以,儒家文人刘向等把牛郎织女反天命、争自由的爱情故事,篡改成为明显的带有劝人行孝的董永与田仙的说教,讹传误导人们两千余年之久。并对有悖于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发源地多所隐蔽、篡改和删削,遂成千古之谜。经考证与研究,其发源地在山西蒲州——舜居妫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原载《文史哲》2008年04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下一条: ·学术史研究的取向设计
   相关链接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曹耀]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媒人形象分析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