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3年会专区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作者:袁宙飞 袁文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14 | 点击数:1022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袁宙飞  袁文军
(山东大学)

摘 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技艺作为农耕时代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最为贴近的一类非遗项目,其发展面临重大困境。而传统技艺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旅游作为一项追求异质文化体验的活动,二者的有机联动促成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建立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准确匹配传统技艺合适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故而,本研究基于市场视角确定传统技艺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结构,在主、客观赋权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出主、客双方对传统技艺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权重,在平衡主客双方诉求的基础上,确定传统技艺适合的旅游开发模式。最后,研究以青海湟中县银铜器制作进行实测,检验该套开发体系具有较好的效度。开发体系旨在为同类型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技艺;主客观赋权;旅游开发体系;实证检验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
下一条: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
·独守匠心的加拿大独木舟工匠·非遗与人文图典:景德镇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