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
  作者:刘爱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8-01 | 点击数:5202
 
  三、融通互哺:当代民间文艺的发展逻辑
  在今天,由于文化生态的急剧变迁,民间文艺生成语境早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人们日常交流的现实(物理)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逐步被虚拟空间所替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媒介方式,民间文艺正经历着从“去语境化”(De-contextualised)到“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sed)的转变,也在网络技术的“裹挟”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融媒体语境下民间文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态势,借助媒介话语,民间文艺不再是‘遥远的过去’,同时人们作为创造者、修订者、传播者见证自己‘作为作者的存在’。”民间文艺传承、传播生态的急剧变迁要求其拥抱新技术,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博采众长,汲取精英文艺、通俗文艺的精华,互哺共生,以促进自身发展。
  民间文艺虽然与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客观来说,民间文艺与后者尤其是精英文艺差异较大。民间文艺是一种集合性概念,是一种遮蔽独特性、创新性的文艺形式,它强调文艺的基层立场,注重文艺的集体交流或口头讲述,关注现场的互动,注重成果的共享,生活属性突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则更多突出作家或文人的创作属性,在创作特点、生产方式、成果分享等方面都迥异于前者。“实际上,从文学的整体性上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并非二元对立,它们在文化传统中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作家文学是一种文学创作,而民间文学则表现为口头讲述,目的在于交流和沟通,不以创造作品为宗旨。”相对而言,作家文艺(学)属于一种文艺(学)创作,讲究艺术性,民间文艺(学)则属于日常交流和沟通,讲究生活性。从很长的历史时段来看,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民间文艺与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一直在进行相互吸收、借鉴。毛巧晖在考察刘三姐(妹)传说重构现象时,也发现“在其重构与变迁过程中,呈现了1949至1966年新的人民文学构建过程中,民间文艺、通俗文艺、精英文学互构熔铸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民文艺三种形态之间一直在进行融通互哺。民间文艺哺育了历代作家,反过来很多作家在保存、提炼和传播民间文艺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历史上很多民间文艺作品得以存留至今,并得到不断传承、丰富和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媒形式的不断更迭,民间文艺应拥抱新技术,继续发挥其包容性特色,遵循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注重与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的融通互哺,推动其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民间文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仅从其互哺的角度来看,可从以下三方面做一点工作。
  一是坚持“人民性”导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与文艺的关系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强调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认为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应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民间尽管不能等同于国家,民间文艺尽管不是唯一的文艺形式,但因其是“共同体的传统”,代表了最基层、最广泛民众的生活追求、审美趣味和文艺观念。作为基层民众的文艺形式,民间文艺不仅与生活融为一体,而且与民族国家紧密关联,具有广泛代表性。自北大歌谣运动以来,民间文艺承担着思想启蒙、改造社会的重任,成为先进知识分子进攻封建文化堡垒的重要思想武器。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当然离不开民间文艺的“过河卒”作用。在推动其与精英文艺、通俗文艺融通互哺的同时,应始终坚持和发挥民间文艺的人民性导向。“民间文艺在人民生活中,属于人民群众带有审美色彩的生活方式,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文艺样式存在,其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存在并发生影响,是以文艺的形式展现民间社会的各种思想沉淀和生活现象。”民间文艺的人民性,不仅呈现为一种文艺样式,而且体现为意识形态综合体的功能,能深入观照、透视民间社会生态。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是其他文艺形式所不具备的,天然具有抵制“浮躁”的基因,且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应积极发挥自身特色,推动精英文艺、通俗文艺也在人民性的航向上并肩同行。
  二是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应优势互补,在发挥反哺效应的同时,增进自我哺育机能,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彼此互哺层次、程度、效益、水平。如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大力推进,民间文艺一方面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挥资源宝库作用;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与精英文艺、通俗文艺的交流,接纳、采用精英文艺、通俗文艺在故事构思、语言锤炼、审美风格、创新创意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做好乡村振兴故事讲述、传播。如“双创”方针,民间文艺如何与精英文艺、通俗文艺在内容、形式方面进行整合,凝成中华文化整体,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是积极参与跨界融合。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跨界大、范围广、互补强。在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创意不仅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硬实力,更是一种巧实力,应积极推动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跨界融合,积极参与科技、影视、旅游、演艺、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通过高频率、深层次、宽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并精选优质文化IP,塑造优势文化品牌,采用新技术,推动从创意、生产、传播到营销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积极发挥线上线下优势,推动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在跨界合作、产业深耕中实现融通互哺、优势互补。
  四、结语
  民间文艺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生产和消费紧密结合,注重群体性的交流和展演,这也是其魅力和吸引力所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或融媒体应运而生,注重口耳相承的民间文艺生态遭受重大冲击,生成语境急剧变迁,传统物理空间逐步让位于虚拟空间。在新时代网络技术的“裹挟”下,民间文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而言,发展仍显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饶有趣味的是,学术界及社会上有一种声音,更强调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的社会贡献,强调其对民间文艺的反哺。其实,民间文艺具有包容性特点,自古以来就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提供了创作的元素题材、民俗情境、结构模式、审美法则和民间思维。就此而言,民间文艺不仅是受动者,被反哺着,也是施动者,一直在进行反哺。当然,基于学科本位,评价也许有失公允,但客观来说,无论古今,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都处于自我哺育、相互反哺或互哺状态中。
  在当代,立足民间文艺发展,如何实现民间文艺、精英文艺及通俗文艺的融通互哺?笔者以为,或可从坚持“人民性”导向,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积极参与跨界融合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积极拥抱新技术,结合时代需要,遵循民间文艺发展的内在逻辑,促进民间文艺健康、快速发展。
 
(原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罗椿淑】

上一条: ·[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
下一条: ·[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相关链接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
·[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
·[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