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3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在云端开幕。本届年会以“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致大会开幕词。开幕式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主持。
叶涛会长代表学会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指出“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国家重大战略契合,本届年会50个分会场中,有13个分会场、近80篇论文专门探讨民俗学、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体现着民俗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学科优势与潜力。论文入选者多数是青年学者,彰显着学科发展的前景与希望。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会克服疫情影响,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成长迅速,进一步提升了民俗学的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最后,叶涛会长冀望学界同仁能够借助云端会议,积极交流、认真研讨,共同推进民俗学学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此外,施爱东秘书长就学会管理制度建设等相关情况向广大会员及与会者做了通报。
开幕式结束,进入大会发言环节,大会发言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赣丽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以黄振华故事为基础的讨论”“礼俗之间:黔东南光绪十四年《瑶白婚俗改革碑》解读”“从‘文物保护’到‘遗产化’时代——废墟、景观与记忆”和“乡村智慧旅游和乡村振兴”等。既有民俗学的学术前沿话题讨论,也体现了民俗学助力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取向。
据悉,本届年会共收到应征论文561篇,经秘书处组织学者审查,最终307篇论文入选。本届年会延续了去年年会创制的“中国民俗学会年会周”学术交流模式,共设立50个分会场,从11月13日至19日连续7天的时间里,300余名论文入选者将相聚云端,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2021年11月13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