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
  作者:孙国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832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
孙国江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凶宅得宝”型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常见类型。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何文捉怪”故事和唐代的“苏遏”故事是这一故事类型的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与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其它“凶宅得宝”故事不同,“何文捉怪”故事和“苏遏”故事背后暗含着汉唐时期流行的“五姓相宅”思想,体现了按照姓氏发音和宅地属性来预测未来吉凶的风俗文化,显示出独特的中国文化属性。
关键词:凶宅得宝;五姓相宅;故事类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下一条: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链接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
·[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
·[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祁连休]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祝秀丽]包公断案传说中“箭垛式人物”的生成
·[漆凌云 万建中]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漆凌云]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丁晓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盲点·[祝秀丽 蔡世青]“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 [鞠熙]法国故事类型索引编制史与口头文学研究思潮·[董晓萍]多元民俗叙事: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