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万建中]构建以“讲述”为中心的故事学范式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9-03 | 点击数:9814
 

摘   要:民间故事记录文本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式,这套模式经过反复实践已演绎得相当成熟,出产了一大批标志性学术成果,并由此确立了故事学在民间文学体系中的地位。但民间故事毕竟是“讲”出来的,而非书写而成。故事学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现有模式,回归民间故事的本原,以“讲述”为考察的中心。基于此,故事学学者们一直在强调记录文本应该保持“讲述”的风格,但要把“讲述”落实到考察层面,即直接以“讲述”为研究对象,却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叙事学肇始于民间故事的研究,其注重叙述行为、方式和过程的学术取向完全可以为故事学所利用。借助叙事学方法,深入故事“讲述”活动的本体,才能真正破解故事之谜,理解故事之魅力,这也是故事学开辟新天地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民间故事;记录文本;故事学;讲述;叙事学


  民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之一种,其基本呈现方式为“讲述”。“讲述”有着丰富的文体内涵,表明民间故事属于“特定语境下的话语表演的视听艺术”,既包括诉诸口头语言的特质,即“在时间中绵延,借声音传播的言语,不是空间中存在的历历分明的定型物,而是时间中流逝的绵绵不绝的语音流”,也融合了其在发生过程中的各种非口语因素即行为化的符号表演,此即民间故事“活态”的生存状况。因此,基于民间故事这一本性之上的研究范式理应迥异于作家文学,但长期以来,故事学成果或是建立在写定的文本之上,或是挪用作家文学的理论套式。

  长期以来,一方面,研究者们纷纷高举“讲述”的大旗,为研究的合法性张目;另一方面,落实到具体分析层面的“讲述”却鲜有人问津。这一悖谬引发了众多学者关于“讲述”缺失的反思,提出了种种基于口头层面的范式设想,不过,距离具体的操作实践仍十分渺远。从故事学现状看,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方法,是脱离困境的必由之途。

一、记录文本至上的故事学传统

  民间故事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缺乏对民间故事本身的研究。这个“本身”既非民间故事的概念,也不是指民间故事记录文本,而是民间故事的讲述行为和过程。

  以往研究民间故事记录文本,母题、类型、结构形态、异文比较、传播路径、文化人类学等范式运用得相当娴熟,对故事文本的分析细致入微。从钟敬文先生对故事文本中历史文化内涵的揭示,到许钰先生故事文本写定规则的确立,又到刘守华先生的故事文本跨区域比较,再到刘魁立先生的故事文本结构图示——“生命树”的绘制,构成了一条值得炫耀的脉络。由此可知,记录文本成就了20世纪中国故事学的辉煌。“记录文本尽管远离了现实生活和口头语言系统,却更加容易地进入了学术话语系统之中,自在地展开学术历程。以记录文本为考察对象,有着与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迥异的学术路径,沿着这条路径,产生了扬名四海的‘故事形态学’‘口头程式理论’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的确,梳理西方故事学学术史,与中国的路径大体一致:芬兰的历史地理学派通过异文分析,构建同类型故事演变的生命轨辙;普罗普以神奇故事为依据建立了故事形态学;阿兰·邓迪斯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故事文本;英国功能学派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民间故事实际效用;瑞典民俗学家卡尔·冯赛多(Carl Wilhelmvon Sydow)张开社会学视阈,考察民间故事与社区及村落的关系。上述故事学范式无外乎持两种立场:文学和社会学-人类学。这两种立场都是围绕民间故事记录文本展开,尽管视角和方法有所差异,但都视记录文本为民间故事的全部。随着研究的深入,故事学必然从一成不变的记录文本向真正的民间故事——活态的、讲述行为的转移,民间故事的讲述者尤其备受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学者琳达·德格1962年出版了《故事与社会——一个匈牙利农业社区的故事讲述》一书,1995年又出版了论文集《社会中的叙事:以表演者为核心的叙事研究》。其提出以讲述者为核心的故事学思想,紧扣故事与讲述者的关系展开民族志式的田野调查,努力还原民间故事讲述的实际场景。纵观欧洲的故事学,“即使引入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其文本研究的优势并未放弃,大体上兼容文学和社会学-人类学两大潮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进入21世纪,以记录文本为观照对象的故事学遭到全盘否定。民间文学研究之所以倡导田野作业,是因为民间文学生活仍在持续。民间故事研究不应囿于记录文本,是因为故事讲述活动还方兴未艾。如果故事学一直以记录文本为研究对象,不能从母题、类型、形态结构中跃出来,故事学成果极有可能只是“量”的增加,而难以达到“质”的提升,至少在方法论上挤出创新空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正是由于民间故事文本的局限性,一旦表演理论流行开来,此前的民间故事研究便遭诟病,“语境”成为最为时尚和充满正当性的故事学学术语汇,记录文本则沦落为“语境”的对立面。关注语境成为故事学研究必然的要求,强调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认为只有将故事置于“表演”的视域当中,才能给予故事真正的、深刻的解读和阐释。于是,讲述人、观众、现场、口头传统、故事村,乃至影响故事传播的政府、学者等一概成为故事学应该涉及的范围。前些年,笔者对文本主义也多有微词,在一本著述中曾理直气壮地宣称:“所谓的故事文本并不重要,它们仅仅是这一交流活动的附属品,或者说是让交流活动持续下去的话语。给在场者带来身心愉悦的并非‘故事’,而是‘故事性’的交流活动。”这一观点似乎颇为新颖,也具有明确的学术指向性,却偏离了故事学的正常轨道,因为故事学应该以“故事”为中心,而绝非“故事性”的交流。交流充其量只是故事讲述活动的方式及社会功能而已。

  这一转向,实际上并不彻底。语境是文本的语境,是为文本而存在的。语境的引入只是为文本提供了上下文,以便故事学从文本的窠臼中挣脱出来,转而考察文本的生成过程及生成环境。但这依旧是以文本为关注的重心,离开了文本,语境就失去了学术意义。的确,表演理论的强势介入,使得故事学学者意识到民间故事讲述的各种因素构成了“互为话语”(interdiscourse)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缔造了故事讲述文本。这种意识极大地拓宽了故事学视阈,在方法论上,也突破了早期故事学的僵化模式。

  然而,从表演理论运用之后故事学的现状看,“语境”并没有使故事学获得拯救和重生,主要原因在于始终没有摆脱记录文本的魔咒。在考察故事文本与表演之间的联系时,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即不能分别对待。否则,“表演只能作为分析文本时的背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只是被作为附带性的东西来看待的。如果文本就只是文本,演出的状况,或社会、文化脉络就只是作为文本的脉络来加以并列地记述的话,那么,即使记述的范围扩大了,也谈不上是什么方法论上的革新了”。富有革命性的定位应该是这样的:表演即文本,文本即表演,两者是一体的,只是称谓不同而已。本文之同义语,正是民间故事的“讲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下一条: ·[陈岗龙]灰姑娘的两次婚姻
   相关链接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
·[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