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
禄是遒的《中国民间崇拜》以中国近代乡村社会为主要观察对象,记录其流行的各种社会风俗生活现象,把民间信仰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具体记录社会风俗生活的各个事项,并进行详细的解说、阐释。这在事实上形成上海、江苏和安徽等地的民族志考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田野作业。在其解说和阐释中,处处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局外人对中国社会风俗生活的判断,处处显示出“异教徒”的定位,表现出一种毫不掩饰的鄙视和嘲讽。他认为中国人的信仰与生活习惯充满荒谬、怪异,与所谓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是愚昧的。一切都因为禄是遒是一个来自中国之外的基督教传教士,自认为是上帝的代言人,他不是中国人的朋友,也不是中国人的敌人。
民间信仰是社会风俗生活与民间文学的主体,它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和符号的运用与表达上。禄是遒眼中的中国,是一个西方基督教徒视野中的他者,也是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他者。其寻求的不是先生,而是学生,需要用基督教文明提高和改变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受教育者,自然就有了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偏见。这是时代赋予他的列强思维。中国的幅员辽阔和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明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民众的“愚昧”,信奉命运和鬼神,作为落后、保守、迷信的体现,成为社会风俗生活的思想观念基础。所以,在他的著述中形成一个逻辑:中国民众就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一切生活都具有信仰的内容,民间信仰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禄是遒看来,一切非基督教的文明,都是落后的;所以,中国社会风俗生活与民间文学充满荒诞、怪异。这也正体现出整个欧洲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判断。其无意中为西方人类学、比较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提供了现实的证明。
中国传统的地方志总是以统治者的需要为写作目的与规范。西方传教士的视角从另一个方面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禄是遒笔下的社会风俗生活,包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传说故事,既是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真实记录,也是他作为传教士对中国民众思想和情感的观察。他在具体的论说中,表明了他自己鲜明的立场,其有意识地把不同文化类型进行对照和比较研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理论。尽管他有许多偏见,完全从西方文化的视野出发,但他毕竟是从实地考察得来材料,属于田野作业,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生活和民间文学的存在情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刊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