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梁珊珊 陈勤建]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
  作者:梁珊珊 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01 | 点击数:5898
 

四、核心对接:大众传媒中的活化演绎

  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绍兴城中原先供市民集聚的弄堂、台门等场所愈来愈少,民众们通过口头叙事、集体传承的故事讲述很多时候难以为继。但叙事情境、叙事方式的变化并不代表故事的消亡。民间文学的传承原本便是一种“核心传承”:即在传承、流播的过程中既保持其核心情节内容,又不断增益和发展的过程。绍兴师爷故事曾经在民众口头的大量流传,便成为其在现代传媒语境中再生产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根植民间的师爷故事很快被激活,并演化成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师爷故事为题材的故事集、连环画、电视剧、地方曲艺不断涌现。2018年5月,新编绍剧《绍兴师爷》面世,成为师爷故事与舞台、屏幕对接的又一佳作。我们可以该剧中的一个案例来观照绍兴师爷故事在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对接与融合机制。

  “巧还官印”和“吞字求生”本是师爷故事中两个广为流传的情节。在新编绍剧《绍兴师爷》后半段,剧作者便将上述两个情节进行了组合编排,其梗概如下:

  浙江巡抚莫太山官印被盗,到绍兴请早年辞幕归乡的师爷骆涛帮忙。骆涛感于老东家恩义,出计使衙门监印房失火,监守自盗的驻防将军既负有求火之责,无奈将官印奉还,以尽自己的职守。乾隆听闻此事,有意召骆涛进京。骆涛在睡梦中灵魂出窍,深感自身根基尚浅,更适合在地方为幕。遂装病不出,被乾隆识破。乾隆小惩大诫,令莫太山设抓阄之局,在两个阄中均写“死”字。骆涛将其中一阄吞入腹中,因另一阄中书有“死”字得以解困。为嘉奖骆涛辅助地方治理之功,乾隆特赐“遮荫侯”之匾。

  与传统的师爷故事相比,当下绍剧中的师爷故事情节被编排得更为饱满:其叙事不再费笔描摹绍兴师爷的群像,而是以主人公骆涛为幕的生涯为主线,串联起最具典型性的故事情节,将师爷的典型特征聚焦于骆涛身上。比如在莫太山请骆涛出山帮助破案的环节,二人有如下一段对白:

  骆:这些年我虽隐居宅院,但扪心自问,当年初入幕道,莫大人带我辗转官场,虽说案牒劳形,日夜昏忙,倒也苦有所值,其乐融融。其乐融融,怎么偏偏又离开了呢?

  莫(坐地,懊悔状):都怪我老莫,想用三年为奴契约,套牢你师爷,结果伤了师爷的自尊,弄巧成拙、一拍两散。

  骆:不不不,要怪,也要怪在下年少轻狂。

  莫:不不不,要怪也要怪我老莫妄自尊大。

  ……

  莫:这些年,身边师爷走马灯一般换了七、八个,总不如骆师爷得心应手,肝胆相照。这十年来,公案堆积、民事纷纷,这次面对强梁,我莫太山定要请你骆涛出山哪——(莫太山作揖,骆涛扶起,与莫太山双手紧握)

  幕后唱:一个深揖暖离愁,容颜虽改情依旧。

  结合唱腔设计、舞台表现的演绎,将师爷为幕的傲骨与忠诚、艰辛与欢愉,东家的诚恳与悔意,以及师爷与东家之间的默契与情义尽数呈现,师爷形象也显得血肉丰满。

  再譬如,“梦魂出窍”一节作为骆涛装病辞官之因,在剧中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经主创人员反复编排,最终运用绍剧中独有的“男吊”技艺加深表演力度:通过演员在舞台中被白绫反复地吊起与跌落,凸显师爷虽渴望独步青云,但忧惧“没有根基、怎能长久”的矛盾心理。进而更为整体地塑造了一个不贪权贵、扎根为民的师爷形象。

  总而言之,绍剧和师爷故事定位绍兴、面向全国的受众基础决定着其当下创编的自由度必须基于相对固定的地方传统与体裁传统之上。新编绍剧《绍兴师爷》即是一方面彰显着曲艺表现之长,另一方面又扎根于民间叙事的体裁传统:师爷故事的核心情节被完整地保留和运用;师爷形象的整体设定,仍然是通过智谋解困厄、增谐趣的文人典型。

  当下,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民间文学与现代城市生活对接的必要工具。传媒技术的运用不仅接续、拓展着故事的传承空间,同时也以新的方式、新的阐释框架构架叙事,更新着故事在当下的文化意涵。通过现代传媒呈现的师爷故事,一方面消解了其中良莠不齐的、粗鄙的戏谑,并增益着新的谐趣,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其他体裁之长处,其意义指向着民众当下的生活趣味与审美期待。

  “一个区域内的各种表演文本样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与共同之处”,民间文学的传承、演变原本便是立足于民众的文化整体和生活实际,而非仅限于某一体裁。而今,大众传媒等技术的进步为传统叙事的呈现,提供着更多的表述视角和阐发空间,也使得“许多领域里日常生活不再是灰蒙蒙的一团”,日常文化中的审美元素在逐渐进入民众的欣赏视野,并促使着民众愈加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审美体验。因此,民间故事基于当下的活化运用更应当是一种“核心对接”,即在“核心传承”的基础上对接新的体裁和传播媒体,对接更广阔的人群和更多样的文化。培育民间叙事“核心对接”的能力,既是通过不同体裁共同呈现一类民间故事的魅力,又是以一类故事为基础培育民众当下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文化,为整体范围内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诚如师爷故事的活化所呈现的那样,实现“核心对接”,民间故事需要在传递叙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融汇地方文化中的艺术性与审美性;需要让现代的表述融入民众参与、传播、共享的生活过程中,为民众的生活发挥作用。惟其如此,方能使民间故事真正成为现代生活的构成部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胥志强]论现象学的神话观
下一条: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