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梁珊珊 陈勤建]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
  作者:梁珊珊 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01 | 点击数:5211
 

二、古镇重修:发源之地的情境叙事

  作为口头传统表现形式的历史风物往往成为民众记忆与情感的容器;对它们的修复与保护,也是故事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绍兴师爷故事的叙事便是以明清实际存在过的师爷群体为依托,因而不少故事中的师爷形象、故事情节,在绍兴仍然有迹可循。

  安昌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北端,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誉,是浙江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1991年),亦是远近闻名的师爷故里,就晚清时期便出了30余名师爷。古朴秀丽的古镇风情引起了安昌镇民众与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关注,对于古镇的修缮自20世纪90年代业已开始。而今,古镇原有住户与部分通过镇政府租赁整合的店铺,使古镇的业态已然颇具规模,具有地方特色的腊肠、酱鸭、扯白糖、木器制作店铺与民居错落于古街两岸,乌篷船往来于河道,软糯的越剧声声,勾连着古镇民众的过往与当下。

  对于师爷文化的发掘与展示,成为安昌镇景观呈现的一个亮点。绍兴师爷博物馆始建于2000年,随着文化资源的进一步积聚,又于2018年11月得以重新修缮。当下的博物馆坐落于安昌古街西端,主要依托清末师爷娄心田的故居修葺而成。简朴的绍式台门之内,是一座三进的幽深庭院。进门的过道中,首先以雕花木板详细介绍师爷“尽心尽言”“立品洁身”“仁恕求生”“不合则去”的为吏品行。馆中前厅斯干堂前正中塑有一尊二米高的绍兴师爷铜像。师爷身着长衫、手握折扇,一副昂头赶路的模样,寓意师爷正为衣食奔走。前厅东间为刑名师爷展室,除简要的文字介绍之外,又以木偶模型的形式展示县太爷升堂问案,刑名师爷隐于屏风之后听审协理的场景。其余几个厅堂,分不同朝代列举了师爷发展历史及师爷群体在绍兴兴起的缘由。文字介绍之外,馆中还陈有笔墨、算盘、书桌、书橱等文房用具、《洗冤录》《大清律例》《六部轩尺牍》等明清断案的法律条文、师爷遗留的蝇头小楷等手稿。

  以师爷故里为依托,安昌镇中民众十分乐于分享师爷故事,师爷故事往往穿插于镇子的船头巷尾、茶余饭后:年逾古稀的绍兴故事家吴传来、马元泉等人,自青年时代便常至安昌搜集故事,至今,他们仍不时出现在安昌镇中,在与民众闲谈的过程中共享故事中的师爷智趣;2013年以来,当地安昌镇中心小学的孩子,每年都会在古镇举办的“安昌镇腊月风情节”中以古镇小师爷的身份说故事、当导游,一展风采。而今的师爷博物馆更是来自绍兴及各地书画、曲艺、文艺界文化人采风的绝好来处。在发源之地安昌,师爷故事如绍兴陈酿般历久弥香,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各方来客。

  叙事情节依托文化景观的呈现,成为故事资源在当下活化的重要路径。“空间是被实践的地方”,通过民众的生活实践,安昌古镇呈现出一种具有深厚底蕴又充满活力的地方性:对于生活其中的民众而言,它引导着他们参与到传统的生产与传承过程之中。在此空间中,“叙事性和主体性互为表里,与身份认同(identity)相互建构又相互限制”,居民的“社会和主体性身份”正是在景观化的日常实践中得以呈现;而居民的日常实践,又转而增益着社区景观的地方性。两者相互建构,共同彰显着现代社区中的地方文化特性。对于外来的观赏者而言,它又作为风景,“可被认为是与一个地方首次认知上的相遇,和对它的空间矢量的领悟”:通过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与文化景观的互动过程,以情境为叙事主体的安昌古镇成为一种地方文化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媒介、一种地方传统的整体呈现。

  而今,不少文化景观的开发俨然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商业运作。粗劣的商业制作使这些景观不仅脱离了当地居民生活的实际,也使置身其中的观赏者有着千人一面的虚假感。安昌古镇这类文化景观的展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融合了一地固有的、特有的传说逸闻和生活文化,彰显着当地民众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与精神追求,在当下尤为难得。陈勤建曾以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生活场”来定义这一具有人文关怀的空间场域。从“生活场”出发,也意味着对于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不应脱离民众的生活环境,而应在不断流动的生活世界中,在“人化的自然风光、人造的物态文化、人为的非物态文化”构成的文化整体中进行传承。以“非物态”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民间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与该地域中的“物态文化”相互联系,与当地民众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空间相互作用。立足于此,景观化的民间叙事方能真正在与“人”的日常沟通、与“物”的相互作用中,呈现为更为丰满的文化景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胥志强]论现象学的神话观
下一条: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