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梁珊珊 陈勤建]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
  作者:梁珊珊 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01 | 点击数:5897
 

三、社区动员:面向城市的行为叙事

  在重修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师爷故事的传承最终还是应当落地于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指向其对于社区民众的现实价值。类型化的日常叙事赋予了师爷群体富于智慧、能言善辩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亦成为师爷故事在当下绍兴活化的基础。在安昌镇中心小学,学校老师自2013年开始便集中开设“我是古镇小师爷”校本课程。小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走访老人、做小导游的行动过程中,逐渐重新认识了地域文化。

  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使得师爷形象所秉持的智慧和学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活化。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向外界叙述师爷故事,更习得了如何使自身成为富有知识和智慧的“新师爷”,从而更深层次地去内化、践行和创新师爷文化。

  从安昌出发,绍兴又在全市范围内对师爷故事的演述活动做了进一步推进:早在非遗活动兴起以前,绍兴电视台便有“师爷说新闻”栏目,主持“师爷”每期会以平民文化人的身份、以方言形式对时事新闻、民生轶事进行评述;栏目组又不定期举办过两次“寻找新师爷”方言故事比赛。2011年以来,绍兴市非遗中心对接各区县非遗中心、市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绍兴师爷讲故事”方言故事比赛,为中小学生和广大故事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包括师爷故事在内的大量地方故事被收集、发现和重新讲述。譬如2018年故事比赛少儿组一等奖得主、来自秀水小学的张迦铁演述《泡饭传说》之时,身着长衫、手持折扇,先以一段方言快板开场:“绍兴城里鼎鼎有名的早餐是水泡饭,白雪雪、香喷喷、水漉漉,不一般……”;继而又在方言演述的过程中,借助壶与碗等生活道具模拟演绎宋代金兵南侵之时,赵构南逃至绍兴,靠绍兴老人供给的一碗水泡饭充饥续命的故事。总而言之,当下演绎的“师爷”形象与传统的师爷已经有着较大的不同,但相同的是“绍兴师爷”所彰显的地方文化人身份。而这一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是对于智慧和口才的重视与锤炼。正是这种不断的锤炼,使当下文化人呈现的“师爷”形象和以“师爷”之口承载的方言故事,共同构建着绍兴的地方传统。“绍兴师爷”也从叙事母题转而成为活态的叙事过程。

  随着当下民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通过多种方式动员起民众的故事传承兴趣成为可能。上述传承实践中,文化人便是通过复活绍兴传统中师爷形象,让民众以“师爷”的身份来说新闻、做导游、讲故事,故事的叙事主体与叙事对象遂合二而一。而传承人群长期的行为实践,又使绍兴师爷故事从地域性的“安昌故事”逐渐转变成为共融于整个绍兴的城市故事;继而以“绍兴故事”的形式对外展示,成为绍兴居民和外来民众共享的地方叙事,进一步培育着民众对绍兴的认同感。如今,“师爷”不仅成为绍兴地方文化的象征,更进一步成为当下绍兴文化人群的象征;外界民众对于“绍兴师爷”的良莠不齐的原有印象,也通过叙事主体的实践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笔者以“行为叙事”将绍兴师爷故事的活化实践区别于“主要通过言语(或文字)为媒介”进行的传统民间叙事,主要强调其在当下的叙事实践乃是传承人群“以语言文字为辅助工具,而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媒介来进行的叙事”。

  以民众行为过程进行的师爷故事叙事,又进一步增强着故事的可共享性。传统民间故事的演述过程便往往不仅针对熟悉的人群,也针对陌生的听众,它“不仅要把熟人纳入‘我们’,更要把陌生人纳入‘我们’。讲述人不仅称熟人为‘你’,更在心里把陌生人称为‘你’”,将演述对象作为“和我一样的伙伴或人格”。师爷故事面向当下的行为叙事,正是与绍兴师爷相关的文化因子在城市社区中不断被激活、可共享性不断延展的过程:通过长时期的行为叙事,师爷故事的传承不仅调动起了社区原住民的传承动力,也使之具有感染外来移民、游客和更大生活区间的力量。如今,我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强调促进着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但也存在着因强调“族群‘独特’属性与‘特殊’认同”而激发冲突的潜在危险。而非遗视域下的社区概念,原本便具有“非固定性”“非均质性”的特点,其包容能力——亦即“指涉范围”的弹性与人的交流实践息息相关。对于民间故事可共享性的培育,实则是将熟悉的、陌生的受众一视同仁为“平等的身份与人格”,进而调动起社区群体共有的人文关怀,实现异质群体之间的对话、理解与互助。通过多样的行为叙事带动故事传承的社区活力,不仅是构建城市内部认同感的法则,也可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异质文化对话的窗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胥志强]论现象学的神话观
下一条: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