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祝鹏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10 | 点击数:8586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已经走过40年辉煌而艰辛的道路。经过努力,民间文学、民族志研究、都市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研究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反思。学科从纯文学、溯源式的研究转向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由描述性的学科,逐渐转为阐释性的学科,“朝向当下”成为学科的共识。描述与记录不再是民俗学唯一的目的,学者们采取区域性的个案研究,引入“语境”等概念,加强了对生活文化的整体性关照,凸显了“人”作为实践主体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普通人的生活文化与精神世界被推到了前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实践、感受与言说成为研究的核心。民俗也不再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化的对象,而是“主观的表达、直接被给予的经验、理所当然的日常”[注],即主体的、生活世界的整体文化。

  民俗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学术研究则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实践民俗学等概念的讨论层面,以及对非遗保护的深入研究与密切参与中,我们都能看到民俗学要介入社会、以自身力量为社会转型做贡献的期许。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让学科参与公共领域建设,和民众一起探索合理的生活模式成为学界的共识。学者普遍意识到要充分尊重社区民众,在和当地人平等的对话中进行研究。在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中,逐渐扭转居高临下地单向度利用、改写民间的局面,他们与民间不再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是结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我们”。

  但另一方面,这些成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科发展不平衡,民族志式的实证研究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民间文学研究稍显不振,尽管后者也有大量成果,但其“热度”显然不敌非遗等“显学”。也正是如此,刘锡诚、刘守华与祁连休等老一辈学者要不断为民间文学鼓与呼。

  其次,研究数量虽多,但同质化严重。很多研究尽管个案不同,但思路、方法、结论并无太大差异,属于低水平重复。此外,由于满足于对个案的描绘,缺乏理论剖析和提升,大量地方性经验无法上升为普遍性理论。

  再次,旧范式的顽固性制约了研究的深入。无论是表演理论,还是实践民俗学,都蕴含着一种新的观念——民俗不是对象化的存在,而是民众自身的实践。但正如户晓辉所说:“表演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也仍被多数中国学者理解为一种理论认识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而忽视了民间文学转向实践科学的可能性。”[注]部分研究将语境等同于社区文化背景,文本则被视为是由语境决定、形塑的对象,不但未跳出机械反映论的窠臼,还剥夺了民间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生活形式而独立存在的价值。

  最后,对“朝向当下”的偏颇理解也限制了学术发挥更大的实践效应。对“朝向当下”,学界往往简单理解成“研究当下的事物”。而在笔者看来,在研究对象上紧跟时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保持当下性。钟敬文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倡导这一概念,有推动学科转型的积极作用,而在如今,不加辨识地强调“当下”,不仅如赵世瑜指出的会忽视对历史维度的把握,甚至还有丧失学术自主性的危险。某些“热点”的产生,并不是受学科问题意识促动,而是和地方政府在利益促动下对民间文化的大力开发密不可分。在热切拥抱“当下”的同时,学者要警惕成为权力和资本的帮凶。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民俗学一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五四”先声的歌谣运动、延安的说新书运动曾经广泛参与到社会思想的建构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与社会一起转型、共同成长,在理论的探索上获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从以非遗研究为代表的学科实践而言,它显然离“一门伟大的学科”(吕微语)还有一定的距离。要从“锦上添花”之学,转变成真正的“经世济民”之学,我们还需要有更宽阔的学科视野、更多的原创理论,以及更纯粹的学科关怀。

(本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林岗]二十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
下一条: ·[康凌]“大众化”的“节奏”: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