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祝鹏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10 | 点击数:8587
 

  二、从民间文学研究到口头传统研究

  (一)文本研究的深化

  新时期的民间文学逐渐失去了昔日一统学界的荣光,但在文本研究上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引入西方理论丰富研究方法,产生了诸多新的创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三套集成”普查,以及对故事村、故事家调查的深入,学者们获得了大量新的文本资料,也更新了对民间文学生存形态的认知。另一方面,当时的民间文学迫切需要新的方法与理论,学者积极引介了柳田国男的《传说论》、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on)的《民间故事分类学》、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故事形态学》等经典著作;引入了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开启思路、推进中外对话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土材料与海外理论的融合促成了诸多新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后,刘魁立在引介欧洲民间故事学理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注]新世纪以来,他对中国民间故事展开深入解读,提出了“母题链”“情节基干”“消极母题链”“积极母题链”等有创见的概念,[注]可视为对故事学理论的丰富。刘守华的比较故事学,吕微借鉴象征理论对洪水神话的分析,刘宗迪在福柯启迪下展开的《山海经》研究,叶舒宪借文学人类学、考古学对中国神话展开的研究,以及他近年提出的“四重证据法”“N级编码理论”等,都体现了比较文化学的宏大视角。[注]学者借用西方的理论工具和知识体系来重新审视本土的材料,突破了对作品进行主题思想与人物阶级分析的窠臼,打开了新的局面。他们对海外理论的态度也已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而是通过批判性思考,将其转化为适合本土的学术资源。

  其二是站在本土立场,对学科理论的建构进行深入探讨。老一辈学者精研文献,厚积薄发,在“文革”结束不久就出版了《民间文学丛谈》(赵景深)[注]、《中国神话史》(袁珂)[注]等著作,展现了以传统文献学素养切入民间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在学科基础研究与资料建设上功不可没。还有的学者则更进一步,以本土性的资料对海外理论展开反思。如祁连休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注],祁氏意识到“AT分类法”的缺陷,尝试直面本土故事的独特性,建构中国特色的类型学。该书在检视历代典籍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百余个故事类型,不仅在数量上远超艾伯华与丁乃通二氏,补充了众多“AT分类法”未曾涉及的故事类型,更深入到故事结构的深层,启示人们去寻找类型背后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但本土化的定位也放弃了对故事进行跨文化比较的可能性。

  作为发展最早、积累最多的领域,新时期的民间文学文本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充分吸取海外理论的长处,同时立足本土的新材料,深化中国特色的研究,在中西对话中将文本研究推向纵深。产生了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史》[注]、刘锡诚的《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修订版)[注]、程蔷的《中国识宝传说研究》[注]、万建中的《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注]等带有范式意义的著作,体现出学者紧跟时代、勇于探索前沿理论的追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问题和症结。首先是学术原创力不足,缺乏理论探讨的深度。尤其是近年来,学界对类型学、形态学等经典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似乎大不如前。祁连休、刘魁立等人的研究成绩确实可观,但围观者多,响应者少。其次是研究侧重的不平衡,传说、故事的研究多,歌谣、叙事诗、谚语、小戏、说唱的研究少,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后一类的优秀成果更是有限。这可能和传说故事的民俗文化含量高,因而有更多的阐释空间有关。

  (二)从探寻“生活相”到研究口头传统

  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学者们日益认识到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力图突破作家文学的研究思路,在民众生活中考察民间文学。20世纪80年代,在民间文学的田野研究方面,就出现了段宝林的“立体描写论”[注]和刘锡诚的“整体研究论”[注]等可贵的探索。随之而起的是对“活态神话”的研究,出现了张振犁、李子贤、孟慧英等代表性学者,通过对口传文本、民间风物、信仰背景、仪式场合的综合探究,集中考察神话在当代民间的流传情况。[注]活态神话的研究较早意识到民间文学的当下性,探讨了神话在当代的存在形态与实际作用,极具学术原创力。不过,一些研究缺乏对“广义神话”与“狭义神话”差异的辨析,把晚近口传的“活态(广义)神话”等同于“上古(狭义)神话”的遗存。[注]作为从文本到田野的初步尝试,活态神话的研究仍然潜移默化地受到“遗留物”观念的影响。

  此后,民间文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对“生活相”的追求,即将民间文学视为民众的生活方式,认为“民间文学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与其他生活样式融为一体”[注],因此不能脱离生活谈文本,必须注重对民众实践的分析,考察他们出于何种需要,以及如何利用传说故事等民间资源,同时也要看到文本中蕴含的民众生活、情感及历史文化信息[注]。代表作是杨利慧的《女娲的神话与信仰》。[注]她结合历时的梳理和共时的考察,考辨女娲神格与神话发展,同时对现代民间的女娲神话与信仰仪式进行细致考索,进而对“遗留物”式的研究做了深入反思,体现了年轻学者的理论素养与现实关怀。近年来的代表作可举陈泳超的《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注]为例。该书立足于长期的田野调查,视传说为一套地方社区紧密相连的话语体系,将其放回社区信仰与利益纷争的语境中,揭示了信仰背后不同民众的诉求与实践。在作者的笔下,传说不再是脱离时空的文本,而是和社区传统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民众也不再面目模糊,而是权力结构中的鲜活主体。

  对“生活相”的追求赋予学者更宽阔、全面的视野,当这种本土性的追求与外来的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与民族志诗学结合起来时,对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的研究兴起。“表演”,尤其是“语境中的表演”成为口头传统考察的核心,文体被视为是在交流实践中形成的,是在表演者和社区传统、观众等社会关系中被动态地建构起来的。

  口头传统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是对史诗的口头诗学研究,这是最“正牌”的口头传统研究。学者立足口头程式理论,借助田野调查,探讨史诗在特定语境中的形成过程,分析步格、程式、主题等形式性的因素。代表作是朝戈金的《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注]、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注]等。这类研究继承了民俗学的形式主义传统,有一整套严格的操作方法,注重“表演中的创作”(composition of performance),在社区传统中探讨口头艺术的表达规律,以及表演者利用程式进行创编的能力,在宏观上捕捉住了口头传统与社区的关系,在微观上能深入口头传统的内部肌理。

  第二类更具中国特色,代表作是郑土有的《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注]、江帆的《民间口承叙事论》[注]、林继富的《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注]等著作。研究者并不完全遵循口头诗学的操作方法,但明确受到表演、语境、口头创编等概念的影响,立足具体社区中的口头传统,对口承叙事的讲述者、讲述技巧、空间与情境以及文本内涵展开分析解读。

  第三类是媒介与口头传统关系的研究。如近年来杨利慧带领团队展开的“神话主义”研究,在现代媒介的交流与互动中,考察神话被挪用和重构的情况。代表作还有王杰文的《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注]、高荷红的《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注]等。这类研究把对口头传统的关注拓展到现代传媒阶段,不仅有助于展示民间传统在文化商品化、传播数字化进程中的形态变化,也有益于加强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等学科领域的对话。

  从“民间文学”到“口头传统”,不仅意味着研究范围的扩大,更是方法与视野上的革新,意味着不仅要关注文本与生活的关系,还要把关于文本生成的一整套机制也纳入考察中,注重对口头艺术的动态形成过程,即整个民俗过程(folklore process)的考察。受此影响,学者更加注重民众的创造性,关注民众如何利用传统资源创造出新的意义。研究带来的“口头”与“书写”的视角、“文本化”与“语境化”等概念,为学者提供了分析文本生成中的权力关系的切入点。对生存语境的关注,也进一步触动了学者对既定研究的反思,巴莫曲布嫫在《“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注]中发现了传统史诗转写过程中存在的“格式化”现象,从而提出了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传统的在场、事件的在场、受众的在场、传承人的在场和研究者的在场,通过建立一种能动的反观视野,让民俗生产过程中一度被忽视的文化政治浮出水面。

  但现有研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过分复杂繁琐、容易陷入对诸多琐碎细节的捕捉[注]外,更迫切的问题是翻译引介的不完整。国际学界的口头诗学和表演研究有诸多流派,有着复杂的古典学、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知识背景,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引介,学者多凭借着翻译的只言片语来理解。因此口头诗学往往还只是在认识论层面影响学者,能系统操作这套方法者仍然有限,难免限制了研究的深度。此外,由于对“语境”理解得不够全面,不少研究存在着割裂文本与语境,重外部研究而轻文本分析的弊端。事实上,后者仍有较大的深化和拓展的空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林岗]二十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
下一条: ·[康凌]“大众化”的“节奏”: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