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王丹]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宝物类型与意涵
  作者:王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10 | 点击数:8854
 

摘要:“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兴盛与“丝绸之路”沿线生活的民族对宝物有特别的情感有关,与行走在“丝绸之路”的西域诸民族对宝物的向往有关。“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类型丰富,形态各异,功能多样,反映和体现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与和谐的民族关系。宝物故事的传承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宝物故事讲述、接受的过程就是各民族间相互理解、认识的过程。

关键词:宝物;类型;民间故事;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王丹,女,湖北浠水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


  “丝绸之路”沿线活跃着不同民族,他们携带各自拥有的物资,交换需要的生活用品,其中就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凭借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和学识智慧,寻宝、识宝、鉴宝、得宝或失宝。本文聚焦“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类型展开研究,探讨“宝物”类型下不同民族交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关系。

  一、“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宝物故事

  “宝物”是人类渴望得到并拥有的神奇之物。在与自然、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寻求“宝物”的支持和帮助,由此与之相关的宝物故事得以诞生,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例如《山海经》中有“食之不饥”的祝余草、延年益寿的“不死水”等,这些宝物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故事中出现“出米洞”“聚宝盆”“摇钱树”“宝葫芦”以及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等,实现了人们对食物、对财富的普遍诉求,也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的常见母题。然而,生活的多样化、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于宝物的需求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逐渐朝向了与美、与善、与力有关的物质,相应表现为玉石、贝壳等品类的宝物。它们承接着从原始时代的实用性物质走向偏重审美意味的物品,也就是说,中国民间社会的“宝物”既有历代民众认同的宝物,也有不同时代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宝物。宝物故事中的“宝物”类型及功用也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故事讲述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生活在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众多。历史上,匈奴、突厥、粟特、吐蕃、鲜卑、柔然、回纥(鹘)、契丹、西夏、蒙古等早期民族都活跃在这条道路上,他们有的时候甚至成为控制“丝绸之路”的重要力量。这些民族行走于“丝绸之路”多以商业贸易交换为目的,“使公私往来,道路无壅,彩宝交易,中外匪殊”(1)“听其商贾往来,与边民交市”(2)。在他们中间,寻找宝物、鉴别宝物的故事异常丰饶,尤以“胡人”(3)为宝物故事的主要角色。不仅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胡人及其后裔,而且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波斯人”“粟特人”等,都有丰富的经商经历,他们对“宝物”有着特别的感情,也具备特别的“宝物”知识。

  我国现今仍然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藏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裕固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等2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继承了先前宝物故事的讲述传统,并且根据不同时代的民众生活创作了新的宝物故事,宝物故事成为“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喜爱的故事种类。这些宝物故事中的“宝物”既延续了历史上“宝物”的属性,也不断丰富了“宝物”的类型,反映了“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与宝物关系的时代性生活,以及以宝物故事为中心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宝物故事大致包括回族采宝、芝麻开门、孩子的宝藏、蛇罐、银器搬家、石马、宝扇、蜈蚣的珠、龙珠、画师、会飞的竹马等(1)。这些宝物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基于生活需要基础上的渴望与想象。“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是民众在长期实践中改善生活、克服困难、战胜灾难的法宝,并且形成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生活内容,围绕“宝物”建构的宝物故事成为“丝绸之路”沿线民族重要的叙事传统。因此,尽管民族不同,信仰存在差异,但是,因为“宝物”和宝物故事的共同性和共享性,“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具有了共同的生活追求和口头叙事,这些亦成为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的媒介和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宝物故事是“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文化共同体建构的内容与边界。不同民族共同讲述宝物故事,加强了他们彼此的理解,宝物故事也成为民族关系的润滑剂。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众多,不同的宝物传递了不同的生活、思想和信仰。那么,宝物故事中的“宝物”究竟有哪些类型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林继富]路径与方向:“丝绸之路”沿线民间文学研究
下一条: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
   相关链接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张多]践行“大文化遗产”观:活态遗产多类型协同保护的中国经验·[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
·[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