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祝秀丽 蔡世青]“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作者:祝秀丽 蔡世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05 | 点击数:14429
 

摘    要:采用丁乃通的类型法、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研究当代“五鼠闹东京”故事的类型和意义,可归纳出真假包公、鼠精作怪、外国贡鼠三个亚类型,并说明主角、对象、助手、对头、支使者、承受者六类角色的特点,进而揭示包含杀老习俗的异文群的叙事意义在于:对抗与废除杀老法令的过程,也是年轻英雄在老人的忠告之下解开鼠精作乱的超自然启示、最后平息鼠乱并重建自然契约的过程。禁令与违禁、杀老与养老是这一故事类型语义结构的基本对立项。

关键词:故事类型;五鼠闹东京;包公传说;丁乃通;格雷马斯


一、引言

  看过小说《三侠五义》或电视剧《包青天》的人,一定会对“五鼠闹东京”中的展昭和号称“五鼠”的侠士们印象颇深。本文要研究的“五鼠闹东京”故事类型则没有侠士五鼠,只有作乱五鼠,且是精怪鼠类而非人类。这让我们看到民间口头流传的“五鼠闹东京”的古朴面貌,迥异于文人之笔塑造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五鼠闹东京”的研究首先见于古代文学领域。早在1925年的《三侠五义》序中,胡适就简要地指出“五鼠闹东京”的发展源流:从明中期的《西洋记》中借国师之口讲述的五鼠闹东京故事到明末《包公案》中《玉面猫》,再到清代章回体的《龙图公案》,都是精怪神话式的五鼠作乱,最后演进到《三侠五义》时,作者“删去邪说之事,改出正大之文”,将五鼠妖怪改为五位侠士,制服鼠妖的玉猫改为“御猫”展昭,“神话变成了人话,志怪之书变成了写侠义之书了”。胡适所梳理的是五鼠闹东京中一个亚类型———双包案的历史流变。

  80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新的明清异文,如清刻本《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传》、明代小说集《轮回醒世》卷一七“妖魔部”的“五鼠闹东京”、明万历与耕堂本《百家公案》五十八回“决戮五鼠闹东京”等。1988年,胡从经将胡适梳理的脉络增补为:《轮回醒世》的“五鼠闹东京”因无包公角色而更显原始型态,此后与耕堂《百家公案》将之改写为包公公案故事之一,后又脱胎为明末《龙图公案》的《玉面猫》,最后演变成清刊本《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传》。2008年,潘建国发现明文萃堂刊本《新刻全像五鼠闹东京》,并对比明清刻本异同,结合小说、鼓词、唱本、戏曲剧本和民间传说等资料,探讨明代以来该故事的历史流变,指出自明万历以来,有包公和无包公两个版本并存于世,五鼠闹东京

  故事题材经历两次转变:受到明公案小说影响,增加包公判案情节;清中后期受到侠义公案文学影响,鼠精变为侠客。同时传播途径也经历两次轮回:从民间传说到小说文本,再由清中后期的案头文本融入民间说唱表演,该故事的持久文学活力在于下层文人与民间艺人的双重创造。

  在民间文学领域,刘守华于1982、1984年率先论及老人平息鼠祸、弃老习俗被废除的故事,以跨文化的视角对比了流传于中国、日本、印度这类故事的情节异同,发现“以养猫克鼠来表现老人智慧,是中国传说所特有的情节”,结合历史学、人类学和民间文学资料着力诠释了故事所反映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从“弃老”到“敬老”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的史实基础,指出它包含着“历史真实性的艺术概括”:“以赞颂老人的智慧为中心来编织富有传奇性的故事,追述社会习俗的变革,把孝养父母的道德伦理观点传给后人”。1996年,刘锡诚把老鼠主题的民间故事分为几类:创世英雄、报恩动物、救主受封、变形扰民、硕鼠为祸等,五鼠闹东京的几则异文在变形扰民、硕鼠为祸两类主题中得到关注,指出结合弃老母题的这类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鼠祸与杀老习俗的写照。

  鉴于前辈们在五鼠闹东京的类型、意义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将在广泛搜集我国口头文本记录的基础上归纳和阐释其类型和意义,以明晰被学者反复强调的该类型故事民间口传的活力所在。

  到目前为止,笔者共搜集了五鼠闹东京异文40则,除了3则明代文本外,当代口承文本37则(见附录)。本文以当代文本研究为主,其采录地和文本数如下:辽宁8则、河北8则、湖北5则、北京4则、山东3则、河南1则、上海1则、江苏1则、江西1则、四川1则、甘肃1则、新疆1则、采录地不详则。

  本文采用民间故事类型学方法和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方法对这些故事进行分析。类型学分析参照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丁乃通的类型学方法的特点在于将异文之间的差异性都综合在每一个情节单元的描述中。本文采用丁乃通类型归纳法,旨在展现这个故事类型在整体情节结构上的变异理路,也可以把亚类型的变异状况容纳进整体描述中。格雷马斯(或译格雷玛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方法则有助于解释故事角色模式及其背后的语义结构,具有一定的意义解释深度,本文借助它来分析故事的角色和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鹿忆鹿]从民间故事看中国家族关系
下一条: ·[王宪昭]论母题方法在神话研究中的运用
   相关链接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
·[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祁连休]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
·[祝秀丽]包公断案传说中“箭垛式人物”的生成·[漆凌云 万建中]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
·[漆凌云]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丁晓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盲点
· [鞠熙]法国故事类型索引编制史与口头文学研究思潮·[董晓萍]多元民俗叙事: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