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公面具文化影像记录与民俗数字库建设展望
2016年7月,我们把此次记录剪辑成纪录片,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恰逢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在南宁召开,来自全国的工作坊学员齐聚在这里,他们既是民俗学的新生力量,还是民俗影像记录生力军。师公的丧场活动不容易看到,也不可能这么机缘巧合让学员参与。因而,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最好不过了。
当笔者把纪录片《广西平果县凤梧镇韦锦利师公班法事仪式》播放给学员时,一下子让他们的心头疑惑释去。他们以此作基础,确定了小组的访谈、纪录主题,为顺利完成民俗影像记录训练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师公面具艺术影像真正发挥了它的纪录片作用!
当然,这纪录片的作用还将不断被发挥着。对于拥有中文本科和民俗学硕士教学任务的高校,这些资料无疑成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
基于对民俗学数字库的认识,早在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便申报成立数字民俗学实验室,并得到相关资金的支持。然而,光是硬件设施还不够,民俗影像记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更多有志之士的参与。笔者虽记录了田林县祭瑶娘等多项民俗活动,但目前承担的国家课题《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民族濒危傩书的搜集、整理研究》,考虑到各方面原因,只派出了轻型团队进行调查。
笔者遇到的困难具有普遍意义。民俗影像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它的因素起码有以下几个:资金、技术、人才和科研评价体系等。
现实中,一些资金已向民俗影像记录倾斜,其中以《中国节日影像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项目为代表,但这远远不够。民俗影像技术人才的匮乏,随着跨专业人才的涌现,这一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俗影像记录需要年富力强、肯吃苦、有奉献精神和田野能力突出的民俗学者参与,才有可能取得好效果。影像记录还需要摄像专家的参与,才可能拍出高质量的纪录片。光靠民俗学者本身的摄像技术还不够,如中国二十节气在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制作的纪录片,是由民俗专家巴莫曲布嫫与中央电视台的摄像师共同打磨完成的。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是课题、论文和专著等,何时能把民俗影像纪录片也作为评价标准,与之平起平坐呢?
平果县的师公面具艺术影像记录,无疑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民俗文化留下永久的记录,也留下了民俗学者探索、合作和提高的记忆。由此引出来的话题也是沉重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更多的融洽的田野记录,以及更多的社会支持,才能建立让世人瞩目、不愧当代、泽被千秋的民俗数字库!
(本文刊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