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果县师公面具艺术拍摄,是民俗活动影像记录,也是师公唱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地利、人和是大型民俗影像记录伦理的最高境界。民俗影像记录中,拍摄团队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推进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最重要的有资金、技术、人才和评价体系等因素。
关键词:平果县;师公面具艺术;影像;田野伦理;数据库
影像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手段,使得民俗影像数据库的建设任务紧迫。有感于此,很多民俗影像资料库的建设应运而生。国家因此推出一系列课题对此加以支持,如文化部启动的《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它要求多视角进行影像记录,并剪辑成质量较高的纪录片。
民俗数字库的建设,得到了民俗学专家的关注。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的专家团队呼吁建立影像民俗学学科,提出了学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我们作为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的中方调查负责人,积极参与到民俗影像记录的实践中。
我们较完整地以影像记录平果县师公面具艺术,并借此良机对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作积极的探讨。
一、平果县民俗影像记录:师公面具艺术民俗志和师公唱本的活态呈现
任何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方法都基于研究者对对象的认识基础之上。吴乔拍的纪录片,与他对花腰傣的人类学研究视角分不开。朱靖江的影像作品,也与他的影像人类学的认识相关联。
学术界对师公文化的重视,始于它的傩文化价值,后来发展到它的信仰认识价值和师公唱本的多文化价值(语言、民族文化等)。师公面具艺术作为民间文化的富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师公唱本的搜集与整理工作进展缓慢,对师公活动的民俗志研究也较为欠缺。笔者有两个项目都与师公唱本的搜集、整理研究有关。要研究师公唱本,就要对师公面具艺术展演过程作全面的了解。民俗志式的描写都未完成,面具艺术和师公唱本的研究就缺了一块重要的基石。对师公面具艺术的拍摄,可称之为师公面具艺术影像志。对于师公复杂的唱本内容,影像记录使干巴巴的文字鲜活起来,使它的口头传承本质得以呈现,让它的“声音”等层面得以直观展现。
师公面具艺术展演的最重要环境是丧场。丧场活动至少持续一天一夜,时间跨度长,程序复杂,参与人数众多,拍摄靠个人很难为之,因而,强有力的团队是顺利记录的保证。
百色市平果县的壮族丧葬仪式极为丰富,通常由师坛(师公班仪式)和道坛(道公班仪式)组成。师公文化更多壮族民族特色,其中的师公面具艺术表演,又具有独特的活态傩文化价值。
我们跟踪拍摄师公活动整个过程,不漏掉重要的细节。2016年1月14日,即丧场活动前一天,我们到达凤梧镇壮族师公文化馆,记录师公们的筹备与排练工作。第二天天未亮,我们跟踪记录韦锦利师公出发前的请师、封村等仪式。接着,我们跟随师公搭坐的班车,赶到了丧场的现场——平果县县城。从师公搭师坛、与道坛配合超度、夜半的武术表演等,到天亮的出丧仪式,我们都一一记录。整个记录过程,我们使用了四台摄像机,其中两台是肩扛式专业摄像机,另外有两台DV。在丧场仪式中,一台专业摄像机固定拍摄,另一台拍特写。两个单反相机着重拍师公面具。录音笔四个,近距离录下歌唱内容,供配音、研究使用。
除了全面记录,我们重点跟踪师公班领头韦锦利及他的儿子韦全福,对他俩的特写镜头也比较多。
丧场仪式内容复杂,时间持续长,对于歌唱的仪式,只作简单记录(歌唱内容过后再访谈,并拍摄、记录),对于师公面具艺术表演和武术表演的环节,我们则作全程的记录。
摄像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对仪式过程反复观看、琢磨,以此为依托,向师公韦锦利进行请教,完成了论文《壮族傩仪调查与傩书研究初探》。此文在2016年的中国民俗学会年会上宣读,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介绍了平果县师公文化与壮族傩书(即师公唱本)的概况,考察了平果县壮族傩书与傩仪关系,分析了师公法事仪式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平果县壮族傩书的多重文化意义。若没有影像记录的基础,对于师公复杂的仪式不可能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